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蜉蝣寄此身

"蜉蝣寄此身"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3 06:51:10


简介: “蜉蝣寄此身”出自唐代唐彦谦的《过湖口》,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ú yóu jì cǐ shē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过湖口》
内容: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唐彦谦
诗人介绍: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翻译:

《过湖口》中文译文:
江湖分两路,这里是通津。
云净山上漂浮着翠绿,风高浪涌像银汉。
人来都是过客,舟停下就成了邻居。
俯视着烟波之中,我如同一只蜉蝣在此停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口景象。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旅行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江湖分两路"指的是湖口分两条水路,其中一条可通向津市。"通津"表达了诗人的旅行心境和对未知的向往。"云净山浮翠"描绘了山上飘浮着绿色的云雾,形容了山水的美丽。"风高浪泼银"形容湖口的波浪高涨,波光粼粼,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诗中的"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表达了旅行中的短暂相遇和舟停下来就成为了邻居的情景。最后诗人用"蜉蝣寄此身"比喻自己在这里短暂停留,表达了旅行者的无常和无依。

整首诗意境清新,描绘细腻,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的交融。这首诗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旅行中的感慨和思考的描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诗词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又抒发了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感受到了旅行者内心的浪漫和独特的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āng hú fēn liǎng lù, cǐ dì shì tōng jīn.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yún jìng shān fú cuì, fēng gāo làng pō yín.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rén xíng jù shì kè, zhōu zhù jí wéi lín.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fǔ yǎng yān bō nèi, fú yóu jì cǐ shēn.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韵脚: 拼音:fú yóu jì cǐ shē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蜉 fú 【蜉蝣】昆虫。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一对或两对,在水面上飞行,生存期极短,只数小时至七天左右,一般都是朝生暮死(交尾产卵后即死)。

:蝣〈名〉 昆虫名。蜉蝣”的省称 以蝣羽”指奢侈的服饰) 蝣yóu

:寄 (形声。从宀,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同本义 寄,托也。--《说文》 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仪礼·丧服》传 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又如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 委托,托付 令可以寄政。--《国语·齐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倚南窗以寄傲。--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寄命 寄jì ⒈依靠,依附~居蟹。~生虫。~人篱下。 ⒉托付,委托~托。~养。~存。~希望于青年。 ⒊传送,托人传送。现特指由邮局递送~信。~书。~钱。邮~包裹。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欧阳修《卖油翁》 又如此等(这样);此生(这辈子);此地(这里);此个(这个);此家(此人) 表示此时或此地 如此,这般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此 乃;则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 此 cǐ ①这;这个~人、~事、~物。 ②表示此时或此地就~结束。 ③这样如~而已。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原想隐瞒掩盖,结果反而暴露。 【此一时,彼一时】指现时的情况与以前那个时候大不相同,不能同样看待或一概而论。

:身〈名〉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shēn ⒈人或动物的躯体~体。~躯。人~子。半~像。〈引〉物的主体部分车~。床~。树~∮~。 ⒉自己,亲自自~。亲~。以~作则。~体力行。~教重于言教。 ⒊生命舍~救人。以~殉职。 ⒋指人的地位~份。~败名裂。 ⒌怀孕~孕。她有了~子。 ⒍套(指衣服)他穿了一~新衣裳。 ⒎ ⒏ ⒐ ①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学生~分。公证人~分。 ②物品的质量这种面粉的~分挺好呀! 身yuān 1.见"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