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E 扼喉兵易守

"扼喉兵易守"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20:20:43


简介: “扼喉兵易守”出自唐代杨浚的《广武怀古》,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è hóu bīng yì shǒ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出处: 《广武怀古》
内容:
河水城下流,登城望弥惬。
海云飞不断,岸草绿相接。
龙门无旧场,武牢有遗堞。
扼喉兵易守,扪指计何捷。
天夺项氏谋,卒成汉家业。
乡山遥可见,西顾泪盈睫。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杨浚
诗人介绍: 《全唐诗》收其《送刘散员赋得陈思王诗明月照高楼》诗1首,小传云为“贞观时人”。按此诗出《文苑英华》卷二八五。从同唱诸人事迹看,此诗应为隋时作。其人是否入唐,尚无确證。
翻译:

中文译文:
广武怀古

河水城下流,
登城望弥惬。
海云飞不断,
岸草绿相接。
龙门无旧场,
武牢有遗堞。
扼喉兵易守,
扪指计何捷。
天夺项氏谋,
卒成汉家业。
乡山遥可见,
西顾泪盈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武城的情景,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历史的思念和对当时局势的忧虑。

诗中的河水流淌在城下,给人一种平静、宁静的感觉。登上城楼俯瞰四周,远处的海上云彩飘逸不断,岸边的草地呈现出浓郁的绿意,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

诗句中提到了龙门和武牢,它们是唐朝时兵力重镇的名称,但如今已经没有当年的繁荣了。这一情形暗示着曾经的辉煌已逝,给人以诗人对历史的回忆和感慨。

下一段中提到了兵力的重要性,弱化了敌人的攻势,比喻守住自己的立场比发动进攻更加重要。而扪指计何捷一句则表达了演算武策的困难和艰巨,显示了诗人对当时时局的担忧。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的乡山的思念和眼泪充满眼睛的悲伤。诗人的目光向西远望,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泪水也堆积在眼睛之中,表达了对离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广武怀古》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广武城的景色、历史和当时的情景,同时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历史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é shuǐ chéng xià liú, dēng chéng wàng mí qiè.
河水城下流,登城望弥惬。
hǎi yún fēi bù duàn, àn cǎo lǜ xiāng jiē.
海云飞不断,岸草绿相接。
lóng mén wú jiù chǎng, wǔ láo yǒu yí dié.
龙门无旧场,武牢有遗堞。
è hóu bīng yì shǒu, mén zhǐ jì hé jié.
扼喉兵易守,扪指计何捷。
tiān duó xiàng shì móu, zú chéng hàn jiā yè.
天夺项氏谋,卒成汉家业。
xiāng shān yáo kě jiàn, xī gù lèi yíng jié.
乡山遥可见,西顾泪盈睫。
韵脚: 拼音:è hóu bīng yì shǒu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扼 (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同本义 搤,捉也。--《说文》 力扼虎,射命中。--《汉书·李陵传》 搤其喉而不得进。--《后汉书·荀彧传》 不搤其亢。--《汉书·娄敬传》 搤熊罴。--《汉书·扬雄传》 搤,持也。--《广雅·释诂三》 又如扼虎(用双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引申为扼制要冲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领。引申为控制要害,掌握要领);扼臂(手臂) 扼守;据守 阻碍,堵住 因而搤之可也。--《庄子》。又如扼昧(暗 扼 è ①用力掐捏~杀。 ②把守~守。 【扼守】把守(险要的地方)~关隘。 【扼腕】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激动、振奋或惋惜。 【扼要】写文章或谈话能抓住要点。

:喉〈名〉 喉头 喉,咽也。--《说文》 喉咽者,量肠之府也。--《后汉书·马融传》 断其喉。--唐·柳宗元《三戒》 又如喉吻(喉头与嘴唇);喉头气 (因生气发怒而感到喉头憋闷);喉韵(饮茶后喉头产生的甘爽的回味) 喻要害之地;交通要道 喉急 喉急的表情 又作猴急” 喉镜 喉咙 喉鸣 喉hóu ⒈也叫"喉头"◆吸器官之一,气管上方由软骨和肌肉等构成的部分,喉内有声带,故又是发音器官。通常将咽喉混称为"嗓子"或"喉咙"。 ⒉

: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榡、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 易yì ⒈好办,不费力容~。~如反掌。明白~知。简便~行。 ⒉平和平~近民。 ⒊改变,变换移风~俗。 ⒋换,交易以物~物。国际贸~。 ⒌轻视高祖(刘邦)为亭长,素~诸吏(素向来)。 ⒍治,整治~田土。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 纠其守。--《周礼·内宰》。注宿卫者。”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谓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节操;操守 守shǒu ⒈保卫,卫护~卫。防~。坚~阵地。 ⒉看护,等候~夜。看~。~候。~株待兔。 ⒊遵照,服从遵~。~信用。遵纪~法。 ⒋靠近,依傍~着水池,可多养鱼。 ⒌旧时郡一级的长官名太~。 ⒍ ⒎ ⒏ ①防守戒备。 ②明代、清代的武官名。 ⒐ ⒑ 守shòu 1.戍守疆域土地。 2.指天子出行。 3.守臣,地方长官◇用为郡守﹑太守﹑刺史等的简称。 4.犹摄。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而署理较高的官职。 5.指任 事﹑任职。 6.专指任郡守﹑太守﹑刺史等职。 7.职守。 8.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