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雒阳春梦忆波涛

"雒阳春梦忆波涛"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2:23:34


简介: “雒阳春梦忆波涛”出自唐代谭用之的《别雒下一二知己》,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uò yáng chūn mèng yì bō tā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处: 《别雒下一二知己》
内容: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
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谭用之
诗人介绍: 谭用之,[约公元九三二年前后在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后唐明宗长兴中前后在世。善为诗而官不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翻译:

《别雒下一二知己》

金鼎光辉照雪袍,
雒阳春梦忆波涛。
尘埃满眼人情异,
风雨前程马足劳。
接塞峨眉通蜀险,
过山仙掌倚秦高。
别来无限幽求子,
应笑区区味六韬。

诗意:《别雒下一二知己》是唐代诗人谭用之的作品,描写了离别之情以及行程中的困难与冒险。诗歌以雄浑有力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知己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奋斗的不屈和决心。

赏析: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离别情景以及旅途中的苦难,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内心的坚定决心。首句“金鼎光辉照雪袍”,借用金鼎和雪袍来形容诗人身份的崇高和纯洁,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志向和追求。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雒阳的怀念和对过去的思念之情。第四句则将诗人所处的现状描绘出来,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都是在揭示诗人离别后所面临的困境和经历的艰辛。接下来的两句将诗人的行程和所经历过的险阻展现出来,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都是在描述诗人所经历的艰苦和挑战。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知己的思念和无尽的求索,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坚定和纯粹。

整首诗以短平快的格调,通过简洁明了的词句描绘了离别知己的情感,以及诗人在行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坚韧。整体气势雄浑,抒情而不失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īn dǐng guāng huī zhào xuě páo, luò yáng chūn mèng yì bō tāo.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
chén āi mǎn yǎn rén qíng yì,
尘埃满眼人情异,
fēng yǔ qián chéng mǎ zú láo.
风雨前程马足劳。
jiē sāi é méi tōng shǔ xiǎn, guò shān xiān zhǎng yǐ qín gāo.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bié lái wú xiàn yōu qiú zi, yīng xiào qū qū wèi liù tāo.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韵脚: 拼音:luò yáng chūn mèng yì bō tāo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雒〈名〉 鸟名 雒,鵫鶀也。怪鸱。--《说文》。今称鸺鷙,也叫横纹小鴞 又如雒诵(反复诵读) 通骆”。白鬃的黑马 净古都邑名 古地名。西汉时置为雒县。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 印烙◇作烙”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 通络”。用网状物兜住头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马蹄》 雒luò ⒈水名。即洛水。 ⒉雒南县,在陕西省,1964年改为洛南县。

:阳 (形声。从阜,? 同本义 阳,高明也。--《说文》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 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华山之阳。--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阳谷皆入汶。--清·姚鼐《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 阳(陽)yáng ⒈跟"阴"相对。〈古〉我国哲学家把一切事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范畴火为~,水为阴。背为~,胸为阴。胸为~,腹为阴。 ⒉指太阳~光。向~花。 ⒊明亮,温暖多~。 ⒋凸出的,外露的~文。~沟。~奉阴违。 ⒌带正电的~电。~极。 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地名。在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市(在河南省洛水之北)。 ⒎迷信者所谓"属于活人与人世"的~寿。~间。 ⒏男性生殖器~物。 ⒐ ①显露出来的化验~性。 ②雄性,男性的。 ⒑〈古〉通"佯"。假装。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 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春,推也。从苃屯,从日,苃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苮。--《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凝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 、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 梦(夢)mèng ⒈睡眠时局部大脑皮层还未停止活动,因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大脑内的表现影像日有所思,夜有所~。 ⒉指做梦~见。~游。 ⒊〈喻〉虚幻~幻。~想。~求。 梦méng 1.不明。 2.昏乱。见"梦梦"。 3.最细的雨。 4.用同"蒙"。

:忆 (形声。从心,意声。本义思念,回想) 同本义 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还思建邺水,终忆武昌鱼。--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 又如忆想(回想) 留在记忆中;记住 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梁书》 汝忆否。--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忆记(记忆);忆识(记忆) 回忆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忆昔抚今 忆昔抚今,思绪万千 忆(憶)yì ⒈思念,回想~念。思~。回~。~故乡。 ⒉记住,记得记~。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

:涛〈名〉 (形声。从水,寿声。本义大波) 同本义 涛,大波也。--《说文新附》 扬波涛于碣石。--《后汉书·班彪传上》 何必湘渊与涛濑?--《汉书·扬雄传上》 水泫泇而涌涛。--《文选·张衡·思玄赋》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惊涛拍岸。--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涛水(波涛汹涌的大水);涛雪(波涛激汤,水花如雪);涛雷(波涛汹涌,声大如雷);涛波(大波,波涛) 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阴壑寒生万树涛。--明·王世贞 涛(濤)tāo ⒈大波浪波~。 ⒉像波涛的声音松~。 涛cháo 1.潮汐。 涛dào 1.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