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奄仳向行舟

"奄仳向行舟"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9:40:21


简介: “奄仳向行舟”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ǎn pǐ xiàng xíng zhōu,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内容:
甲申七月七,未明至三沟。
先妻南阳君,奄仳向行舟
魂去寂无迹,追之固无由。
此苦极天地,心瞀肠如抽。
泣尽泪不续,岸草风飕飕。
柎殭尚疑生,大呼声裂喉。
柁师为我叹,挽卒为我愁。
戊子夏再过,感昔涕交流。
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
未及归旅榇,悲恨何时休。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梅尧臣
诗人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翻译:

《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甲申七月七,未明至三沟。
在甲申年七月七日,天还没亮就到了三沟。

先妻南阳君,奄仳向行舟。
我的前妻南阳君,突然去世,我独自乘船前行。

魂去寂无迹,追之固无由。
她的灵魂离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无法追寻。

此苦极天地,心瞀肠如抽。
这种痛苦深深地刻在天地间,我的心像是被抽空了一样。

泣尽泪不续,岸草风飕飕。
我哭得泪尽,再也流不出来,岸边的草在风中沙沙作响。

柎殭尚疑生,大呼声裂喉。
我感到身体僵硬,仍然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我大声呼喊,声音几乎要裂开喉咙。

柁师为我叹,挽卒为我愁。
柁师(指船夫)为我叹息,挽卒(指丧事承办人)为我感到忧愁。

戊子夏再过,感昔涕交流。
夏天又过去了,我感受到了过去的悲伤和眼泪的交流。

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
我担心会伤害到新的恋人的心,所以强迫自己擦干眼泪。

未及归旅榇,悲恨何时休。
我还没有回到家乡,悲伤和恨意何时才能结束呢?

这首诗词表达了梅尧臣对前妻去世的悲痛之情,他追寻不到她的灵魂,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的眼泪已经流尽,但悲伤却无法停止。诗中还表达了他对新恋人的担忧,不愿意让她受到伤害。整首诗词以悲伤和无奈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逝去爱人的思念,展现了宋代人对生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ǎ shēn qī yuè qī, wèi míng zhì sān gōu.
甲申七月七,未明至三沟。
xiān qī nán yáng jūn, yǎn pǐ xiàng xíng zhōu.
先妻南阳君,奄仳向行舟。
hún qù jì wú jī, zhuī zhī gù wú yóu.
魂去寂无迹,追之固无由。
cǐ kǔ jí tiān dì, xīn mào cháng rú chōu.
此苦极天地,心瞀肠如抽。
qì jǐn lèi bù xù, àn cǎo fēng sōu sōu.
泣尽泪不续,岸草风飕飕。
fū jiāng shàng yí shēng, dà hū shēng liè hóu.
柎殭尚疑生,大呼声裂喉。
duò shī wèi wǒ tàn, wǎn zú wèi wǒ chóu.
柁师为我叹,挽卒为我愁。
wù zǐ xià zài guò, gǎn xī tì jiāo liú.
戊子夏再过,感昔涕交流。
kǒng shāng xīn rén xīn, qiáng zhì kāi shuāng móu.
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
wèi jí guī lǚ chèn, bēi hèn hé shí xiū.
未及归旅榇,悲恨何时休。
韵脚: 拼音:yǎn pǐ xiàng xíng zhōu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奄 突然地 奄忽灭没。--马融《长笛赋》。注奄遽也。” 又如奄然(突然;悄然);奄至(急速来到) 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奄,息也。--《方言》十 奄息葱极。--《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奄然休息也。” 神奄留。--《汉书·礼乐志》。按,安也。 奄yǎn ⒈包,覆盖~有天下。 ⒉急,突然~忽。~到。 ⒊〈古〉通"阉"。宦官。 ⒋ 奄yān 1.同"阉"。阉人,宦官。 2.形容气息微弱。 3.同"淹"。久。

:仳〈动〉 (形声。从人,比声。本义分别,分离) 同本义 仳,别也。--《说文》 有女仳离。--《诗·王风·中谷有蓷》 又如仳别(离别) 通比”。并 仳,两有端而后可。--《墨子·经说上》 又如仳胁(骈胁,胁骨长成一片) 区别 仳,分判也。--《六书故》 仳离 有女仳离。--《诗·王风·中谷有蓷》。郑玄注有女遇凶年而见弃,与其君子别离。”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 仳pǐ[仳离]旧时指妻子被遗弃而离去。泛指夫妻离散。 仳pí 1.见"仳倠"。

:向 (象形。从宀,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 泛指窗户 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齐民要术》 刮楹达鄉(向)。--《礼记·明堂位》。注谓夹户窗也。” 启牖鄉(向)如初。--《仪礼·士虞礼记》 方向;方位 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 东向驰去。--明·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 又如 向(嚮)xiàng ⒈朝着,对着~着。朝~。面~朝阳。 ⒉方位,目标,意志所趋方~。走~。奔~〗~。趋~。志~。 ⒊从前,往昔,从来~日。~来。~无先例。 ⒋接近,将近~明。~夕。 ⒌假如,假使~不出其技。 ⒍偏袒偏~。婆婆疼~小孙女。 ⒎ ⒏ ⒐ 向xiǎng 1.通"享"。享有,享受。 2.通"飨"。犒赏,赐赏。 3.通"飨"。祭献。 4.通"响"。回声;声音。

:行〈名〉hang (象形。本义道路) 同本义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队伍,军队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行háng ⒈排,队列~列♂~。 ⒉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你~几?我~二。 ⒊职业同~。内~。干一~,爱一~。 ⒋某些商店或营业性机构寄卖~。农业银~。 ⒌量词。成行的写两~字。栽三~树。 ⒍ ⒎ ⒏见xíng。 行xíng ⒈走~走。~路。~军。远~。 ⒉跟出行有关的~装。~李。旅~社。 ⒊做,办事,活动,举动~事。~为。~动。~医。试~。执~。进~。举~。 ⒋品质,品德言~。品~。罪~。 ⒌将要~将就业。 ⒍可以这样做也~。 ⒎能干她真~。 ⒏流通,传递通~。推~。发~书报刊物。 ⒐流动的,临时的~商。~营。 ⒑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长干~。兵车~。 ⒒ ⒓ ⒔ ⒕ ①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机关。 ②有关行政事务的~政人员。~政经费。 行hàng 1.刚强貌。参见"行行"。 2.见"树行子"。 行héng 1.口语中称僧道修行的功夫。参见"行望"﹑"道行"。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 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 舟zhōu船小~。扁~。轻~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