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裘马雒京尘

"裘马雒京尘"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02:36:50


简介: “裘马雒京尘”出自明代臧懋循的《人日送范东生还吴澹然之燕》,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ú mǎ luò jīng ché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人日送范东生还吴澹然之燕》
内容:
客居还送客,人日更愁人。
江树停残雪,沙禽赴上春。
笙歌吴苑酒,裘马雒京尘
相念不相共,音书空复频。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臧懋循
诗人介绍: (1550—1620)明湖州府长兴人,字晋叔,号顾渚。万历八年进士。授荆州府学教授,迁南京国子监博士。以放荡不羁,被劾归。辑《古诗所》、《唐诗所》,又编《元曲选》,收元人杂剧一百种。另有《负苞堂集》。
翻译:

《人日送范东生还吴澹然之燕》是明代臧懋循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居还送客,人日更愁人。
江树停残雪,沙禽赴上春。
笙歌吴苑酒,裘马雒京尘。
相念不相共,音书空复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客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加思念离别的人的忧愁之情。诗中通过描写江树上残留的雪和沙禽南飞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来临和离别的情绪。诗人提到了吴苑的笙歌和美酒,以及远离京城的裘马扬起的尘土,暗示了离别的辛酸和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相思之情难以共享,信函往来虽频繁却空有形式。

赏析:
这首诗从客居还送客这一情景出发,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交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江树上的残雪和沙禽南飞的对照,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人们离别的感伤。吴苑的笙歌和美酒,以及离京的裘马引起的尘土,给人一种离别的萧瑟感。诗的结尾以相思之情难以共享,和频繁的书信往来却空有形式作为收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交场景的描写,将个人的离愁与大自然的变化相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情表达。这首诗以其朴素而含蓄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人们对亲人和朋友离别时的思念之情,给人以共鸣和感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kè jū hái sòng kè, rén rì gèng chóu rén.
客居还送客,人日更愁人。
jiāng shù tíng cán xuě, shā qín fù shàng chūn.
江树停残雪,沙禽赴上春。
shēng gē wú yuàn jiǔ, qiú mǎ luò jīng chén.
笙歌吴苑酒,裘马雒京尘。
xiāng niàn bù xiāng gòng, yīn shū kōng fù pín.
相念不相共,音书空复频。
韵脚: 拼音:qiú mǎ luò jīng ché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裘〈名〉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同本义 裘,皮衣也。--《说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白虎通·衣裳》 掌为大裘--《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 世以为裘者。--《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礼记·学记》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裘葛之遗。--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 裘qiú皮衣狐~。集腋成~(腋此处指狐狸腋下的皮。〈喻〉积少成多)。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 的绳子);马褐(马 马(駌)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长,颈上缘有鬃,尾巴有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码"筹~。 ⒊同类中比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雒〈名〉 鸟名 雒,鵫鶀也。怪鸱。--《说文》。今称鸺鷙,也叫横纹小鴞 又如雒诵(反复诵读) 通骆”。白鬃的黑马 净古都邑名 古地名。西汉时置为雒县。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 印烙◇作烙”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 通络”。用网状物兜住头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马蹄》 雒luò ⒈水名。即洛水。 ⒉雒南县,在陕西省,1964年改为洛南县。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mourtian] 望楚与堂,景山 京jīng ⒈国都,首都~城。 ⒉特指我国的首都北京~剧。~九(北京、九龙)铁路。 ⒊大莫之与~(没有比他更大的)。 ⒋数目字。〈古〉指一千万。另说十亿为兆,十兆为~。 ⒌ ①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②越南的主要民族。 ⒍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 尘土) 同本义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 尘 chén ①尘土,附着在器物上或飞扬的细土除~器。 ②人间;现实社会红~。 【尘肺】见【矽肺】。 【尘芥】比喻轻微、不足重视的东西。芥小草。 【尘世】佛教、道教所指的现实社会,与其理想世界相对。 【尘嚣】人多,熙熙攘攘的样子。 尘(塵)chén ⒈飞扬的或浮面的灰土~土。 ⒉踪迹,事迹步人后~。 ⒊人间,现时社会~事。~世(也指佛家、道家等所称的人间,并与他们和迷信者所谓的"天堂"、"仙界"相对)。 ⒋ 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