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束薪谁为缚

"束薪谁为缚"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18:17:41


简介: “束薪谁为缚”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和王巩六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ù xīn shuí wèi f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出处: 《次韵和王巩六首》
内容: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熔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诗词:《次韵和王巩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熔铄。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中文译文:
少年带着刀剑,只懂得从军的乐趣。
老大穿着农服,解下宝剑放在熔炉中。
虽然没有献上战功,却被赐予农田和封爵。
敲打冰块制作春天的纸,秋天割取芦苇编织蓑衣。
在栎树林中砍伐冬天的柴火,竹屋中收藏夏季的竹笋。
四季都能得到满足,吃饱了天赐的美味。

你生活在锦绣华丽的宫殿中,却想学习那些不适合你的职责。
左右侍奉的美女们,束起柴薪有谁来帮你。
不要让她们听到这番话,不然她们会感到恶心。
嘲笑我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妇女们纷纷嫌弃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王巩的联作诗。诗中描绘了两个不同身份和生活环境的人物,通过对比彰显了诗人对真实、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嘲讽社会虚荣的态度。

第一部分描述了两个人物,一个少年和一个老者。少年身着武装,热衷于从军之事,对战争充满向往。而老者则是农民,穿着耕作的服装,将宝剑解下,交给冶炼。虽然老者没有献上战功,却被赐予了农田和爵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平凡工作的尊重。

第二部分展示了诗人对四季劳动的描写。他敲打冰块、制作纸张,表现了春天的劳动场景;割取芦苇、编织蓑衣,描绘了秋天的劳作景象;砍伐冬天的柴火,收藏夏天的竹笋,展现了冬夏两季的劳动。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四季循环的认可。

第三部分是对宫廷生活的嘲讽。诗人批评了生活在宫廷中的贵族们,他们追求奢华的生活,却远离了真实的职责和劳动。诗人讽刺他们不懂得束起柴薪,需要别人来为他们做这样的琐事。诗人呼吁不要让宫廷中的人听到这番话,以免得罪他们。最后,诗人自嘲自己住在简陋的茅屋中,被妇女们嫌弃。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宫廷虚荣的批判,也展示了他对质朴生活的坚守和自嘲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两个不同生活境遇的人物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真实、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虚荣的讽刺。诗中描绘了军旅、农耕和四季劳动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循环的认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自嘲的情感,以及对宫廷生活的不屑和批评。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写实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真实生活和自我思考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ào nián dài dāo jiàn, dàn shí cóng jūn yuè.
少年带刀剑,但识从军乐。
lǎo dà fú lí chú, jiě pèi fù róng shuò.
老大服犁锄,解佩付熔铄。
suī wú xiàn jié gōng, huì cì lì tián jué.
虽无献捷功,会赐力田爵。
qiāo bīng chūn dǎo zhǐ, yì wěi qiū zhī bó.
敲冰春捣纸,刈苇秋织箔。
lì lín zhǎn dōng tàn, zhú wù shōu xià tuò.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夏箨。
sì shí fǔ yǒu qǔ, yī bǎo tiān suǒ cù.
四时俯有取,一饱天所酢。
jūn shēng wán qǐ jiān, yù xué fēi qí jiǎo.
君生纨绮间,欲学非其脚。
zuǒ yòu yù xiān xiān, shù xīn shuí wèi fù.
左右玉纤纤,束薪谁为缚。
wù lìng wén cǐ yǔ, cuì dài pīng jiāng è.
勿令闻此语,翠黛頩将恶。
xiào wǒ yī jiān máo, fù gū fēn liù záo.
笑我一间茅,妇姑纷六凿。
韵脚: 拼音:shù xīn shuí wèi fù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一个  (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束 (会意。从囗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 束shù ⒈系,绑,捆~带。~手。~缚。~之高阁。 ⒉控制,加以限制约~。拘~。整~。 ⒊量词。捆儿两~柴草。三~鲜花。

:薪〈名〉 同本义 薪,荛也。--《说文》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 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 毁伤其薪木。--《孟子》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薪火(柴火);薪桂(薪贵于桂。形容柴火昂贵);薪柴(柴火);薪樵(柴火)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 薪xīn ⒈柴草,柴火釜底抽~。 ⒉

:谁 (形声。从言,隹声。金文字形,象鸟在叫。①基本义什么人。《左传·隐公元年》其谁曰不然?”②什么。《说文》何也。”) 哪个人或哪些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又如那是谁;站在门口的人是谁;这个单位谁当政;你把书给了谁?谁承望(谁想到);谁家子(谁,何人);谁子(谁氏,何人);谁当(谁人,何人) 某人 每个人 表示疑问。指事物,相当于什么” 谁shéi(又读shuí)代词。 ⒈疑问代词。什么人~在说话? ⒉任何人这件事~都能做。

:为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墜。--《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 为(為、爲)wéi  ⒈做,干事在人~。敢作敢~。 ⒉有能力,有贡献,做出成绩年轻有~。大有作~。 ⒊看成,当作认~。以~。不足~凭。霓~衣兮风~马。 ⒋充当,担任,治理能者~师。她~校长已三年。善~国事。 ⒌成,变成变荒坡~花果山。 ⒍是十两~一斤。 ⒎被~人所耻。 ⒏助词。〈表〉疑问、程度、范围、加强语气等何乐不~?大~不幸。广~流传。极~紧要。 为(為、爲)wèi ⒈给,替~国争光。~人民服务。 ⒉〈表〉目的~了治病救人。 ⒊向,对且~众人言。不足~外人道。 ⒋帮助,卫护~人作嫁(〈喻〉没有自己的好处,白给别人操劳)。~虎作伥(〈喻〉做坏人的帮凶)。

:缚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声。本义捆绑) 同本义 缚,束也。--《说文》 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左传·文公二年》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缚人(捆绑人);缚绑(捆绑);缚住(捆住);缚虎(捆住猛虎。比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缚送(捆住押送);缚扎(捆扎) 约束;限制 缚 绳索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释缚(解缚。解绳) 量词。用 缚 fù缠束,捆绑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