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B 捕蝗亦有使

"捕蝗亦有使"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3:37:39


简介: “捕蝗亦有使”出自明代朱瞻基的《捕蝗诗示尚书郭敦》,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ǔ huáng yì yǒu shǐ,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出处: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
内容: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朱瞻基
诗人介绍: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翻译: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是明代皇帝朱瞻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捕蝗诗示尚书郭敦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Though locusts are small creatures, their harm is not insignificant.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They breed and multiply rapidly,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radicate them completely.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Just as the autumn grains and crops are maturing, flourishing and growing to their fullness.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We rejoice as the harvest season approaches, but suddenly the locusts have arrived.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They damage the seedlings, roots, leaves, and ears of grain.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The crops in the fields are harmed, and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is at stake.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If everything is destroyed in an instant, how can we survive the passing years?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Heaven is benevolent, and the people are its subjects. How can we not take responsibility?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
We must not neglect our duties of governance. Can we sit idly by while the people suffer?

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There have been poems written about getting rid of pests in ancient times, and there are methods to capture locusts.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The ancient scholars have already discussed the ways to eliminate these disasters and how to prevent them.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To save the people from water and fire calamities, let us not hesitate and take immediate action.

诗词的中心思想是朱瞻基对蝗灾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体察。他描述了蝗虫的繁殖和破坏力,强调了蝗灾给农民带来的严重影响。诗人呼吁政府官员勿忽视修治国家、保护民众的责任,同时提到了古人对于灭蝗的经验和方法,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以保护人民的利益。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蝗灾的深切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它提醒了读者关注农民的困境和政府的职责,同时展现了朱瞻基作为君主的关怀和责任感。整体上,这首诗词在明代社会背景下,以农民与灾害为主题,呼吁政府关注民生,充分展现了朱瞻基的治国思想和为政理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uáng zhōng suī wēi wù, wéi huàn liáng bù xì.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qí shēng shí fān zī, tiǎn miè duān fěi yì.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fāng qiū hé shǔ chéng, péng péng gè shēng suì.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suǒ xīn suì jiāng dēng, yǎn hū huáng yǐ zhì.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hài miáo jí gēn jié, ér kuàng yè yǔ suì.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shāng zāi lǒng mǔ zhí, mín mìng zhī suǒ xì.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yī dàn jǐn yú sī, hé yǐ zú nián suì.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shàng dì rén xià mín, jù fēi rén suǒ zhì.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xiū shěng fú gǎn dài, mín huàn kě zuò shì? qù míng gǔ yǒu shī, bǔ huáng yì yǒu shǐ.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chú huàn yǔ yǎng huàn, xī rén lùn yǐ bèi.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zhěng mín yú shuǐ huǒ, xù zāi wù wán kài.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韵脚: 拼音:bǔ huáng yì yǒu shǐ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捕,取也。--《说文》 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汉书·灌夫传》 吏无追甫之苦。--《汉书·韩延寿传》 变斗杀伤捕伍邻。--《急就篇》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史记·吴王濞列传》 捕鼠不如狸狌。--《庄子·秋水》 捕影而视之。--《周髀算经》 武陵人捕鱼为业。--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捕者既不至。--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而吾以 捕 bǔ捉;逮~鱼、逮~。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不凭事实根据,而是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依据。 【捕食】(动物)捕取食物。

:蝗 蝗虫 蝗,螽也。从虫,皇声。--说文》 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吕氏春秋》 又如蝗螟(蝗与螟。庄稼的两种害虫);蝗螽(即蝗虫) 蝗灾。蝗虫造成的灾荒 蝗huáng蝗虫,又叫"蚂蚱"。种类很多,通常指飞~,常成群飞翔,吃稻、麦、玉米等农作物,桅很大防治~虫。消灭~虫。

:亦 (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 同本义 亦,人之臂亦也。--《说文》。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 腋在肘后。--《埤苍》 亦 也;也是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战国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亦yì也,同样,也是人云~云。反之~然。~步~趋(形容处处摹仿,追随他人)。 亦yī 1.人的腋窝。 2.副词。也;也是。 3.副词。又。 4.副词。尚;犹。 5.副词。已;已经。 6.副词。仅仅;只是。 7.副词。皆。 8.连词。假如,如果。 9.助词 ,无义。 10.实在;毕竟。 11.犹以。 12.通"奕"。大。 13.通"奕"。重,累。参见"亦世"。 14.通"易"。 15.姓。宋有进士亦尚节。见《万姓统谱》。

: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使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汉·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 使shǐ ⒈命令,派遣,支配指~。差~。支~。~臂~指(身体支配胳膊,胳膊支配手指。〈喻〉指挥如意)。 ⒉叫,让,令~人振奋。迫~敌人投降。 ⒊用~力。这把刀好~。 ⒋纵任~性子。 ⒌假如,假若假~。 ⒍派往他国的外交人员~者。大~。特~。 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