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蓦地波涛怒震霆

"蓦地波涛怒震霆"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23:50:50


简介: “蓦地波涛怒震霆”出自宋代赵及甫的《和华岳过鄱阳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dì bō tāo nù zhèn t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和华岳过鄱阳湖》
内容:
蓦地波涛怒震霆,整冠危坐肯消魂。
乘风更驾飞帆去,要看夜潮生海门。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赵及甫
诗人介绍: 赵及甫,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宋宗室(《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九)。曾应乡试首荐,与华岳多唱和。
翻译:

诗词:《和华岳过鄱阳湖》
朝代:宋代
作者:赵及甫

蓦地波涛怒震霆,
整冠危坐肯消魂。
乘风更驾飞帆去,
要看夜潮生海门。

中文译文:
突然湖波汹涌,猛烈地震撼着天空,
我整理头巾,坐在危险之地,却不愿心魂消散。
乘着风,驾着飞船前行,
我想要亲眼看夜潮兴起,涌向海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赵及甫在经过鄱阳湖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湖波汹涌的景象的感叹和对壮丽自然景观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湖波猛烈的场景,以及作者坐在危险的地方,但他却不畏惧,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诗的前两句"蓦地波涛怒震霆,整冠危坐肯消魂"形容了湖波汹涌的景象,给人一种震撼和壮观的感受。作者整理头巾,坐在危险之地,表现出他对美景的执着和不畏艰险的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乘风更驾飞帆去,要看夜潮生海门"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和追求。他乘着风,驾着飞船,希望能亲眼目睹夜潮的壮观景象,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和浩渺。

整首诗以描绘湖波怒涛和表达作者追求壮丽自然景观的心愿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壮丽景色的向往之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追求美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之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ò dì bō tāo nù zhèn tíng, zhěng guān wēi zuò kěn xiāo hún.
蓦地波涛怒震霆,整冠危坐肯消魂。
chéng fēng gèng jià fēi fān qù, yào kàn yè cháo shēng hǎi mén.
乘风更驾飞帆去,要看夜潮生海门。
韵脚: 拼音:mò dì bō tāo nù zhèn tíng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蓦 (形声。从马,莫声。本义骑) 同本义 蓦,上马也。--《说文》 蓦六駮。--左思《吴都赋》 冒;冲(上来) 杨雄看了那妇人,一时蓦上心来。--《水浒传》 蓦 突然,忽然 蓦mò忽然,突然~然。~地。

:地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越女词》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如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

:涛〈名〉 (形声。从水,寿声。本义大波) 同本义 涛,大波也。--《说文新附》 扬波涛于碣石。--《后汉书·班彪传上》 何必湘渊与涛濑?--《汉书·扬雄传上》 水泫泇而涌涛。--《文选·张衡·思玄赋》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惊涛拍岸。--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涛水(波涛汹涌的大水);涛雪(波涛激汤,水花如雪);涛雷(波涛汹涌,声大如雷);涛波(大波,波涛) 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阴壑寒生万树涛。--明·王世贞 涛(濤)tāo ⒈大波浪波~。 ⒉像波涛的声音松~。 涛cháo 1.潮汐。 涛dào 1.覆盖。

:怒〈动〉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干宝《搜神记》 又 瞋目大怒。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噆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 喧哗) 谴责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怒nù ⒈生气,气愤~责。大~。愤~。忿~。~不可遏。 ⒉气势强盛~吼。~潮。鲜花~放。 ⒊

:震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夷伯之庙”。~霆。 雷烨烨~电。”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撼。~荡。~颤。~响。~动。声~遐迩。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地~。身子不由得一~。 特指地震”~灾。~源。~中。~级。~情。防~。抗~。余~。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惊。~怒。~骇。~慑。 〔~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 震zhèn ⒈雷~电。 ⒉急速或剧烈地颤动~动。~荡。~耳。地~。~撼人心。 ⒊惊恐,害怕或情绪过分激动~惊。~怖。~怒。 ⒋威风,威严威~。 ⒌八卦之一。代表雷。 震shēn 1.怀孕。

:霆〈名〉 (形声。从雨,廷声。霆、電”实同一词,后来岐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電。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电,故霆的本义为疾雷,为霹雳) 同本义 霆,雷余声也--《说文》 疾雷为霆。--《尔雅·释天》 如雷如霆。--《诗·大雅·常武》 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文选·张衡·东京赋》 畏之如雷霆。--《左传·襄公十四年》 千雷万霆。--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霆激(雷霆激发。形容来势凶猛;比喻迅速快捷);霆击(快速攻击,如雷霆一般迅疾) 闪电 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淮南 霆tíng急雷,霹雳雷~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