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逻逤琵琶捻绿丝

"逻逤琵琶捻绿丝"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5:10:58


简介: “逻逤琵琶捻绿丝”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uó suò pí pá niǎn lǜ s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内容:
高丽条脱琱红玉,逻逤琵琶捻绿丝
蛛网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梦来时。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黄庭坚
诗人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翻译: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丽条脱琱红玉,
逻逤琵琶捻绿丝。
蛛网屋煤昏故物,
此生惟有梦来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与陈君仪一起阅读《太真外传》时的情景。诗中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于梦境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寂静的画面。第一句“高丽条脱琱红玉”描述了高丽的条纹脱落,红玉失去光泽,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消逝。第二句“逻逤琵琶捻绿丝”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琵琶的音乐声,绿丝既是指琵琶弦,也可引申为人生的经历和情感。通过琵琶的声音,诗人勾勒出了一种寂寥和孤独的氛围。

第三句“蛛网屋煤昏故物”揭示了屋中尘封的过去,蛛网和煤烟弥漫的景象暗示着岁月的沉淀和事物的陈旧。这里的故物引发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最后一句“此生惟有梦来时”,表达了作者对于梦境的向往。在现实的世界中,岁月不停地流逝,事物的改变和消逝让人感到无力,而唯有在梦中,人们可以找到一种回归和自由。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寥寥数语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通过描绘琵琶声、蛛网和煤烟等细腻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梦境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和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对于梦境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gāo lí tiáo tuō diāo hóng yù, luó suò pí pá niǎn lǜ sī.
高丽条脱琱红玉,逻逤琵琶捻绿丝。
zhū wǎng wū méi hūn gù wù, cǐ shēng wéi yǒu mèng lái shí.
蛛网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梦来时。
韵脚: 拼音:luó suò pí pá niǎn lǜ sī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逻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罗声。本义巡察,巡逻) 同本义 逻者数十骑。--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逻伺(巡罗侦察);逻弋(巡逻);逻守(巡逻守卫);逻役(巡逻的差役);逻捕(巡察搜捕) 遮拦 蛛蝥结网工遮逻。--黄庭坚《演雅》 又如逻打(拦截殴打);逻送(捕捉解送);逻惹(招惹);逻楂儿(找岔子) 用同捋” 又只见那洞外跳出几个小妖,在外边吆吆喝喝,伸拳逻袖,弄棒拈枪,依旧喜喜欢欢耍了。--《西游记》 又如逻袖(捋起袖子) 逻 逻卒;巡行兵 逻(邏)luó ⒈巡察巡~。 ⒉ ①思维的规律讲得有理,符合~辑。 ②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叫逻辑学,也叫"伦理学"。 ③有时义同"规律"这是什么~辑?

:琵琶 ,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琵琶骨 琵琶行 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琵pí[琵琶]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下部椭圆形,上部有长柄,头部弯曲。

:琶(形声。《说文新附》琵琶也。”)--见琵琶” 琶pa 琶pá 1.见"琵琶"。 2.明代的一种酷刑。

:捻〈动〉 (形声。从手,念声。本义用手指搓转) 同本义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捻就(揉缩);捻髯(用手指搓着腮上的胡须);捻断髭须(比喻费尽心思);捻绳;捻灯芯;将两股纱捻成一根线 领导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贾仲明《凌波仙》 驱逐;追赶 聚;聚合成股。因称成群的人为捻。亦为清代中叶后反政府农民武装捻子或捻军的简称 用同捞” 捻(撚)niǎn ⒈用手指搓转~线。~麻绳。 ⒉用纸、线、布条等搓成的条状物纸~子。药~儿。 捻niē 1.捏,揉塑。 2.握持;取。 3.堵塞。 4.按。乐器演奏手法。 5.用同"蹑"。参见"捻脚捻手"。 6.量词。犹把。一捻,形容细或少。

绿 :绿 lu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绿林 绿林好汉 绿林起义 绿(緂)lù ⒈一般草和树叶的颜色。 ⒉ ①公元17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率众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省当阳东北)为根据地,因此称"绿林军"◇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 ②旧时指上山为匪,抢劫财物的集团。 绿(緂)lǜ ⒈像一般草或树叶的颜色,蓝和黄混合而成的颜色~叶。~水青山。

:丝 (会意。从二糸。糸,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礼记·乐记》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序》 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唐·白居易《重赋》 又如丝棉;丝网;丝缰(丝制的马缰绳);丝人(治理蚕丝 丝(絲)sī ⒈蚕吐出的纤维。它是绸、缎等的原料新~。 ⒉像丝的东西蛛~。铁~。肉~儿。 ⒊细微,极少,细致一~不苟。~毫不差。~ ~入扣。 ⒋计量单位十~为一毫。百~为一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