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G 膏火事黄卷

"膏火事黄卷"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3:57:45


简介: “膏火事黄卷”出自明代许继的《秋夕书怀》,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huǒ shì huáng juǎ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出处: 《秋夕书怀》
内容:
高空生夕凉,秋意入河汉。
驰云若奔驷,明月隐复见。
天机感众物,夜色掞深院。
鸣叶响萧飕,吟虫发清怨。
追思童稚日,膏火事黄卷
抚迹今已非,虑深志亦倦。
颓波惜迁运,往节阅惊电。
浩浩古人心,庶于静中见。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许继
诗人介绍: (1350—1386)浙江宁海人,字士修。刻意经学,尤善古诗,有魏晋风韵。安贫守道,自号观乐生。洪武中,以荐授台州训导。
翻译:

《秋夕书怀》是明代作家许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夕书怀》

高空生夕凉,秋意入河汉。
驰云若奔驷,明月隐复见。
天机感众物,夜色掞深院。
鸣叶响萧飕,吟虫发清怨。
追思童稚日,膏火事黄卷。
抚迹今已非,虑深志亦倦。
颓波惜迁运,往节阅惊电。
浩浩古人心,庶于静中见。

译文:

高空中夜晚的凉意渐生,秋意悄然渗入河汉之间。
云彩飞驰犹如奔马,明月隐没又重新显现。
天机感应万物,夜色笼罩深深的庭院。
萧飕声中叶片鸣响,虫儿吟唱发出清悲怨。
回忆起童稚的时光,黄绸上点燃的蜡烛和黄色卷轴。
抚摸着过去的足迹,如今已不复存在,忧虑使志向疲倦。
惋惜逝去的波澜和迁移的命运,回顾着已往的时节,读过惊人之文。
浩浩古人的心灵,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感知。

诗意和赏析:

《秋夕书怀》是一首充满离愁与怀旧情怀的诗词。诗人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夜晚的凉意、飞驰的云彩、明月的隐现,以及夜色笼罩下的深深庭院。通过萧飕的叶片和吟唱的虫儿,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人追忆起童稚的日子,蜡烛和黄色卷轴象征着过去的辛勤学习和阅读,而现在已经消逝,他也感到自己的志向疲倦。他惋惜逝去的波澜和迁移的命运,回顾过去的节令,读过惊人之作。

最后,诗人提到浩浩古人的心灵,认为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感知到古人的心迹和智慧。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人生变迁的思索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心灵的敬仰。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传递出了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gāo kōng shēng xī liáng, qiū yì rù hé hàn.
高空生夕凉,秋意入河汉。
chí yún ruò bēn sì, míng yuè yǐn fù jiàn.
驰云若奔驷,明月隐复见。
tiān jī gǎn zhòng wù, yè sè shàn shēn yuàn.
天机感众物,夜色掞深院。
míng yè xiǎng xiāo sōu, yín chóng fā qīng yuàn.
鸣叶响萧飕,吟虫发清怨。
zhuī sī tóng zhì rì, gāo huǒ shì huáng juǎn.
追思童稚日,膏火事黄卷。
fǔ jī jīn yǐ fēi, lǜ shēn zhì yì juàn.
抚迹今已非,虑深志亦倦。
tuí bō xī qiān yùn, wǎng jié yuè jīng diàn.
颓波惜迁运,往节阅惊电。
hào hào gǔ rén xīn, shù yú jìng zhōng jiàn.
浩浩古人心,庶于静中见。
韵脚: 拼音:gāo huǒ shì huáng juǎn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仄韵) 上声十六铣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膏〈名〉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同本义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又 膏gào㈠ ⒈用油脂涂抹车轴或机械~车轴。~发动机。 ⒉毛笔上蘸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笔尖。~墨汁。 膏gāo ⒈油脂~脂。春雨如~。焚~继晷(晷日光。形容夜以继日)。 ⒉肥肉~粱(肥肉细粮)。 ⒊肥沃的~田满野。 ⒋粘稠的糊状物贴~药。用牙~。雪梨~。 ⒌ ⒍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又如火链( 火huǒ ⒈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烈~熊熊。若~灼人。〈喻〉紧急~速增援。十万~急。 ⒉焚烧~攻。〈喻〉急躁,发怒~气大。他冒~了。莫发~嘛。 ⒊红色~鸡。 ⒋同"伙"~伴。 ⒌兴隆生意~起来了。 ⒍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上~了。要败~。 ⒎五行之一金木水~土。 ⒏〈古〉兵制,十人为"一火"。 ⒐枪炮弹药军~库。开~炮轰。 ⒑ ⒒ ⒓ ①作战时双方枪炮子弹交接的地带。〈喻〉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 ②电路中输送电的电源线。 ⒔ ⒕ 火huō 1.方言。缺豁。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事,勤也。--《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 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事shì ⒈人的一切活动,自然界、社会中的一切现象或活动~情。~在人为。新~。有~。大~。 ⒉变故~过境迁。这里出~了。 ⒊做,治从~。~农。~商。~生产。 ⒋工作,职业~业。找~。谋~。 ⒌关系,责任走吧,不关你的~。 ⒍工夫这活很费~。 ⒎侍奉奉~。仰~俯畜(原指侍奉父母,养活妻子、儿女◇来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⒏事物一件叫一事两~。 ⒐ ①日常工作~务缠身。 ②总务。 ⒑ ⒒ ⒓ ⒔ ⒕ ①事故。 ②争执,纠纷挑起~端。 ⒖ ⒗ 事zì 1.立置。 2.插入,刺入。参见"事刃"。

:黄〈形〉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騰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 黄huáng ⒈像油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金~。~金。菜花~。 ①黄的颜色。 ②腐朽堕落的收缴及焚烧~色书刊。 ⒉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此事~不了。 ⒊指黄河引~工程。 ⒋ ①菊花。 ②黄花菜,又名"金针菜"。 ⒌ ⒍ ①地下的泉水。 ②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者所谓的"阴间"。 ⒎黄山,在安徽省~山天下绝。 ⒏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的简称。

:卷 (形声。从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声。本义膝曲) 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 阿》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卷,屈也。”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甲而藏之。--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卷舒(裹卷和舒展);卷帐(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卷坐(轿舆不调头,向后退称卷坐);卷戏(过去河南地方剧种之一,今已绝迹) 席卷 卷石底以出。--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北 卷(捲)juǎn ⒈将东西弯曲裹成圆筒形~袖子。~席子。捆~行李。 ⒉卷成圆筒形的东西烟~儿。被盖~。 ⒊撮起或裹住带走大风~起尘土。~入旋涡(〈喻〉被牵涉到不利的事件里)。 ⒋量词两~报纸。三~柴草。 卷juàn ⒈书籍,也指可以卷起收藏的字画手不释~。画~。 ⒉书籍的册、本或篇章藏书万~。第四~。上~。下~。 ⒊考试用的纸试~。阅~。数学~子。 ⒋汇成的档案、文件~宗。案~。调~。查~。 卷quán 1.弯曲。 2.柔弱。参见"卷然"。 3.通"婘"。美好貌。 4.通"拳"。拳头。参见"卷石"。 5.通"拳"。忠恳貌。参见"卷卷"。 卷quān 1.冠卷,帽缘。 2.冠梁,犹今言帽盔。 3.古邑名。战国属魏。 卷gǔn 1.君王或上公的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