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A 碍日暮山青蔟蔟

"碍日暮山青蔟蔟"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4:38:42


简介: “碍日暮山青蔟蔟”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登西楼忆行简》,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ài rì mù shān qīng cù c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出处: 《登西楼忆行简》
内容:
每因楼上西南望,始觉人间道路长。
碍日暮山青蔟蔟,漫天秋水白茫茫。
风波不见三年面,书信难传万里肠。
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唐。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白居易
诗人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翻译:

《登西楼忆行简》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次站在西楼上往南望,
才觉得人世道路漫长。
太阳落山时,山青蔟蔟,
秋水浩渺,白茫茫一片。
三年来,再也没有见到一丝风波,
书信很难传达万里的思念。
期待着早晚东归,回到故乡,
稳稳地乘船渡过瞿唐峡。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登上西楼回忆过往的经历,表达了对远离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归乡的心情。作者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看到山水的变幻和季节的更迭,感叹人生的漫长和世间的道路。他思念远方的亲友,但由于交通不便,书信很难传达,与亲人的联系变得困难。然而,作者仍然怀抱着对回归故土的希望,在等待着东归的时刻,期待着乘船穿越瞿唐峡回到家乡。

赏析:
《登西楼忆行简》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长久期待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中的"山青蔟蔟"和"漫天秋水白茫茫"揭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风波不见三年面"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岁月中未遇风波,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亲友的牵挂和思念。最后,作者以"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唐"表达了对归乡的盼望和决心,给人以希望和慰藉。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独特,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渴望,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作为一个文人的感性和深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归隐和乡愁的主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ěi yīn lóu shàng xī nán wàng, shǐ jué rén jiān dào lù cháng.
每因楼上西南望,始觉人间道路长。
ài rì mù shān qīng cù cù,
碍日暮山青蔟蔟,
màn tiān qiū shuǐ bái máng máng.
漫天秋水白茫茫。
fēng bō bú jiàn sān nián miàn, shū xìn nán chuán wàn lǐ cháng.
风波不见三年面,书信难传万里肠。
zǎo wǎn dōng guī lái xià xiá, wěn chéng chuán fǎng guò qú táng.
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唐。
韵脚: 拼音:ài rì mù shān qīng cù cù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碍 (形声。从石,疑声。本义妨碍,阻挡) 同本义。 碍,止也。--《说文》 限至曰碍。--《通俗文》 孰能碍之。--《列子·力命》。注止也。” 碍诸以礼乐。--《法言·问道》。注限也。” 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红楼梦》。 又如碍手碍脚 妨碍别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障碍(挡住道路,使不能顺利通过;也指阻挡物);碍着脸(难为情,怕伤情面) 遮蔽;掩盖 云雾不祂其视。--《列子·黄帝》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妨害,阻挡~事。阻~。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暮者,晚也。--《论衡·明雩》 朝三而暮四。--《庄子·齐物论》 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今朝至,暮变。--《韩非子·难一》 至莫夜月光明。--宋·苏轼《石钟山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暮天(傍晚的天空);暮雨(傍晚的雨);暮途(傍晚的路程);暮烟(傍晚的烟霭);暮暮(每天傍晚);暮鼓(鼓楼晚间报 暮mù ⒈傍晚,日落的时候~色。日~。 ⒉晚,末夜~。烈士~年,壮心不已。天寒岁~。 ⒊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青〈形〉 (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同本义 青,东方色也。--《说文》 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 时则有青眚青祥。--《洪范五行传》。注木色也。” 其色青。--《素问·风论》。注肝色。” 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又如青磷(磷火。俗称鬼火);青靛(深蓝色);青焰焰(青蓝色);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青云干吕(庆云翔集,应乎六吕。是一种吉 青qīng ⒈颜色 ①深蓝色~天。~,取之于蓝,而~于蓝。 ②深绿色~草。草色入簾~。 ③黑色~线。~布。 ⒉深绿色的东西,多指嫩苗的庄稼、花草等看~。踏~。~苗。~黄不接(新苗未成熟,陈粮已经吃完。〈喻〉暂时缺乏或前后接不上)。 ⒊〈喻〉年轻,也指青年~春。~工。共~团。老中~。 ⒋ 青jīng 1.见"青青"。

:蔟 蚕蔟,供蚕作茧的东西。用稻麦杆等堆聚而成 蔟,行蚕蓐。--《说文》 帅导群妾,咸循蚕蔟。--扬雄《元后诔》 巢 读为爵蔟之蔟,谓巢也。--《周礼·哲蔟氏司农注》 又如柴蔟 蔟 聚集,堆积 律中太蔟。--《礼记·月令》 野绿蔟草树,眼界蚕秦原。--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蔟 cù 蚕蔟,用麦杆等做成,蚕在上面做茧。 蔟còu 1.乐律名,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三律。 蔟chuò 1.叉取,刺破。

:蔟 蚕蔟,供蚕作茧的东西。用稻麦杆等堆聚而成 蔟,行蚕蓐。--《说文》 帅导群妾,咸循蚕蔟。--扬雄《元后诔》 巢 读为爵蔟之蔟,谓巢也。--《周礼·哲蔟氏司农注》 又如柴蔟 蔟 聚集,堆积 律中太蔟。--《礼记·月令》 野绿蔟草树,眼界蚕秦原。--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蔟 cù 蚕蔟,用麦杆等做成,蚕在上面做茧。 蔟còu 1.乐律名,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三律。 蔟chuò 1.叉取,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