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W 苇间闻拏音

"苇间闻拏音"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4-29 03:35:34


简介: “苇间闻拏音”出自宋代苏轼的《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ěi jiān wén ná yī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出处: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
内容: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
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
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
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
苇间闻拏音,云表已飞屐。
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
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
喟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
愿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
悟此知有命,沉忧伤魂魄。
朝代: 宋代
分类: 九日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原题: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
读音: hú shàng yě fú róng, hán sī chóu mò mò.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
juān rán rú jìng nǚ, bù kěn bàng qiān mò.
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
shī rén yǎo wèi lái, shuāng yàn lěng nán zhái.
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
jūn xíng zhú ōu lù, chū chù hào mò cè.
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
wěi jiān wén ná yīn, yún biǎo yǐ fēi jī.
苇间闻拏音,云表已飞屐。
shǐ wǒ zhōng rì xún, féng huā bù rěn zhāi.
使我终日寻,逢花不忍摘。
rén shēng rú zhāo lù, yào zuò bǎi nián kè.
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
kuì bǐ zhōng suì láo, xìng zī yī rì zé.
喟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
yuàn yán jìng bù suí, rén shì duō guāi gé.
愿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
wù cǐ zhī yǒu mìng, chén yōu shāng hún pò.
悟此知有命,沉忧伤魂魄。
韵脚: 拼音:wěi jiān wén ná yīn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苇 (形声。从苃,韦声。本义芦苇) 同本义 苇,大葭也。--《说文》 震为萑苇。--《易·说卦》 又如苇车(简陋的柴车);苇杖(蒲鞭,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苇索(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 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苇荻(苇苕。芦苇);苇莞(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苇带(用苇草编成的衣带);苇笮(用苇草制成的 绳索。笮,竹索);苇薄(苇席) 苇(葦)wěi

:间 中间;内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閒也。--《礼记·乐记》 而独閒数百千里。--《汉书·严助传》。注中间也。” 攘臂于其閒。--《庄子·人间世》。司马注犹里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唐·王之涣《凉州词》 林间窥之。--唐·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间。--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满井游记》 达于缙绅间。--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出于其间。--蔡元培《图画》 又如两地之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半中间;两个高楼间的小弄;两个电极间的真空 一会儿,顷刻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 间(閒)jiān ⒈夹缝门~窥视。 ⒉当中,两种事物之中或相互的关系中~。两山之~。朋友之~。 ⒊一定的时期、地方或人群等范围时~。午~。地~。大人~。 ⒋房屋,屋子房~。洗澡~。 ⒌量词,多指房屋两~房子。三~店铺。安得广厦千万~。 间(閒)jiàn ⒈空隙工作~隙。 ⒉隔开,不连结~隔。~断。〈引〉断断续续地时时而~进。 ⒊隔阂,疏远亲密无~。〈引〉离间赵王信秦之~。 ⒋更迭寒热~作。 ⒌ ⒍ ⒎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 闻wén ⒈听耳~目睹。~过则喜。~风而起。 ⒉消息,听说的,听见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声丑~。令(好的)~。 ⒌知识见~。博~强志(记)。 ⒍用鼻子嗅~着烟味。~到香味。 闻wèn 1.声誉,名声。 2.通"问"。慰问。 3.通"问"。询问。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 音yīn ⒈声声~。 ⒉消息~讯。佳~。 ⒊音节,听觉上感受到的最小语言单位。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一字一~。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