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M 冕旒目送出延英

"冕旒目送出延英"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11:13:12


简介: “冕旒目送出延英”出自宋代黄公度的《别陈景明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iǎn liú mù sòng chū yán yī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出处: 《别陈景明二首》
内容:
冕旒目送出延英,鼓吹江喧引去程。
三夏日迟心自急,百年恩重命还轻。
贾胡久矣传诗句,蛮长依然识姓名。
丹鼎刀圭应有在,愿随鸡犬上蓬瀛。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黄公度
诗人介绍: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翻译:

《别陈景明二首》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别离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陈景明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重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冕旒目送出延英,
鼓吹江喧引去程。
三夏日迟心自急,
百年恩重命还轻。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黄公度目送好友陈景明离去的场景,陈景明戴着皇家的冠冕离开,而江边的鼓吹声和喧嚣引领着他的行程。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别离的焦急之情,夏天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而心中的焦虑却越来越强烈。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景明百年来的深厚情谊的珍视,将这份情谊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而离别只是一种身份的改变,却无法改变他们之间的真挚情义。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别离的深切思考和感慨。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的内心体验,诗人将人情世故与真挚情谊相结合,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别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友情的深厚和别离的痛苦,给人以沉思和共鸣。

这首诗以古代文人常用的对偶手法展示了情感和意境的变化,通过对比冠冕和江边的喧嚣,以及夏天的迟延和心中的焦急,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时间和心境的对照,凸显了别离的苦痛和情感的纠结。诗中还出现了一些象征意味,如丹鼎和刀圭,它们象征着高贵和荣耀,体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共同的追求的愿望。

总之,黄公度的《别陈景明二首》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和别离的思考和感慨,描绘了别离的场景和情感的内心体验。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刻画出友情的深厚和别离的痛苦,给人以共鸣和思考。这首诗以其情感真挚和意境丰富,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与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iǎn liú mù sòng chū yán yīng, gǔ chuī jiāng xuān yǐn qù chéng.
冕旒目送出延英,鼓吹江喧引去程。
sān xià rì chí xīn zì jí, bǎi nián ēn zhòng mìng hái qīng.
三夏日迟心自急,百年恩重命还轻。
jiǎ hú jiǔ yǐ chuán shī jù, mán zhǎng yī rán shí xìng míng.
贾胡久矣传诗句,蛮长依然识姓名。
dān dǐng dāo guī yīng yǒu zài, yuàn suí jī quǎn shàng péng yíng.
丹鼎刀圭应有在,愿随鸡犬上蓬瀛。
韵脚: 拼音:miǎn liú mù sòng chū yán yīng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冕 (形声。从月,免声。月是蛮 夷及小儿的头衣”,免”是冕”的本字。本义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同本义 冕,大夫以上冠也。--《说文》 故天子裯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荀子·富国》 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庄子·胠箧》 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淮南子·主术训》 服冕乘轩。--《左传·哀公十五年》 又如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为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冕版(冕顶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冕冠(古代帝王、诸侯 及卿大夫之礼帽) 喻指像 冕miǎn〈古〉帝王或诸侯、卿、大夫等高官所戴的礼帽◇来专指皇冠加~。

:旒〈名〉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旒liú ⒈旗子上的飘带。 ⒉〈古〉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目 目mù ⒈眼睛~不暇接。有~共睹。 ⒉看众~睽睽。众~昭彰。 ⒊孔,网眼网~。纲举~张。 ⒋名称,标题~录。书~。题~。 ⒌条文,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大纲细~。 ⒍ ⒎ ⒏ ⒐ ①射击、攻击或寻找的对象对准~标。 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奋斗的~标。 ⒑

:送 (会意。小篆字形) 同本义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 送sòng ⒈运输,传递~粮。~油。~信。 ⒉赠给~给。~礼。传经~宝。 ⒊陪着离去的人一块走~客。~行。~别。护~。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

:延 同本义 延,长行也。--《说文》。按,字亦作蜒”。 蝮蛇蜒只。--《楚辞·大招》 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韩非子》 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书·召诰》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晋·陆机《长歌行》 莫不延颈举踵。--《吕氏春秋·顺说》 又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算三纪(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摈者,延之日升。--《礼记·玉藻》 主人延客祭。╠ 延yán ⒈伸长,扩展~长。蔓~。 ⒉缓,推迟~期。迟~。 ⒊引进,聘请~入。~聘。~师。

:英 (形声。从苃,央声。本义花) 同本义 英,草荣而不实者。--《说文》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 秋菊之落英。--《离骚·夕餐》。注华也。” 嗣若英于西冥。--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 毋夭英。--《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 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落英(花落);英华(言花木之美) 矛上的羽饰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诗·郑风·清人》。传矛有英饰也。” 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杰出 英yīng ⒈花秋菊之落~。〈喻〉文采,词藻~华。精~‖~咀华。 ⒉杰出的,超众的~明。~才盖世。 ⒊杰出的人今谓之~杰。~模大会。 ⒋ ①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佩的人战斗~雄。劳动~雄。 ②具有英雄品质的~雄的中国人民。 ⒌ 英yāng 1.草木初生的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