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局步臞颜曳藜杖

"局步臞颜曳藜杖"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4 06:57:36


简介: “局步臞颜曳藜杖”出自宋代贺铸的《玉钩环歌》,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ú bù qú yán yè lí zhà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出处: 《玉钩环歌》
内容:
良工得玉蓝溪窟,相璞命形心匠出。
螳蜋倔强疑有骨,颈系一环犹莫屈。
镜湖老狂厌袍笏,素裰纁绦须此物。
价比连城不容乞,王孙辍好人所难。
何以报之明月盘,薰炉波面山漓岏。
吾乡美笴鵾鸡翰,闽瓷兔碗霜毛寒。
称是头贡双龙团,聊送公斋增冗长。
短歌粗可评珍贶,吾方野装事游放。
局步臞颜曳藜杖,薄暮微吟江汉上。
彼渔丈人误相访,谓似三闾大夫样。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贺铸
诗人介绍: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翻译:

《玉钩环歌》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良工得玉蓝溪窟,
相璞命形心匠出。
螳蜋倔强疑有骨,
颈系一环犹莫屈。

这首诗词以描写玉器制作过程为主题。诗人称赞了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在玉蓝溪的山洞中发现了上等的玉石,经过精心的琢磨和雕刻,将玉石打磨成美丽的玉器。诗中的"相璞命形心匠出"表达了工匠们将原始的玉石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的能力和智慧。

螳蜋倔强疑有骨,
颈系一环犹莫屈。

这两句诗描述了玉器的坚韧和强大。螳蜋是一种昆虫,它的身体非常坚硬,诗人用它来比喻玉器的质地。即使将玉器弯曲,也不会断裂,表达了玉器的坚固和不可摧毁的特性。

镜湖老狂厌袍笏,
素裰纁绦须此物。
价比连城不容乞,
王孙辍好人所难。

这几句诗描述了玉器的珍贵和高贵。诗人说,即使是湖中的老狂人也对这些玉器感到厌倦,因为他们已经见过太多的珍宝。玉器的质地高雅,与贵族的服饰相得益彰。它们的价值堪比城池,不是普通人可以乞求得到的。即使是王孙也难以拥有这样的珍宝。

何以报之明月盘,
薰炉波面山漓岏。
吾乡美笴鵾鸡翰,
闽瓷兔碗霜毛寒。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玉器的喜爱和赞美。诗人问,如何才能报答这些珍贵的玉器呢?他将它们比作明亮的月亮,或者是薰炉上波浪翻滚的景象。诗人提到了他的家乡,称赞那里的美丽景色和精美的陶瓷器皿。他将这些与玉器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玉器的赞美之情。

称是头贡双龙团,
聊送公斋增冗长。
短歌粗可评珍贶,
吾方野装事游放。
局步臞颜曳藜杖,
薄暮微吟江汉上。
彼渔丈人误相访,
谓似三闾大夫样。

最后几句诗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心境。诗人说,这首诗只是粗浅的赞美之词,不足以表达对玉器的真正赞美。他自称为野人,喜欢自由自在地游荡。他在黄昏时分漫步于江汉之间,吟唱着自己的诗歌。有一位渔夫误以为他是三闾大夫(古代贵族),这表明诗人的形象和气质与贵族相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描写玉器制作过程为主线,表达了对玉器的赞美和珍视之情。通过对玉器的描绘,诗人展示了玉器的坚韧、高贵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liáng gōng dé yù lán xī kū, xiāng pú mìng xíng xīn jiàng chū.
良工得玉蓝溪窟,相璞命形心匠出。
táng láng jué jiàng yí yǒu gǔ, jǐng xì yī huán yóu mò qū.
螳蜋倔强疑有骨,颈系一环犹莫屈。
jìng hú lǎo kuáng yàn páo hù, sù duō xūn tāo xū cǐ wù.
镜湖老狂厌袍笏,素裰纁绦须此物。
jià bǐ lián chéng bù róng qǐ, wáng sūn chuò hǎo rén suǒ nán.
价比连城不容乞,王孙辍好人所难。
hé yǐ bào zhī míng yuè pán, xūn lú bō miàn shān lí wán.
何以报之明月盘,薰炉波面山漓岏。
wú xiāng měi gǎn kūn jī hàn, mǐn cí tù wǎn shuāng máo hán.
吾乡美笴鵾鸡翰,闽瓷兔碗霜毛寒。
chēng shì tóu gòng shuāng lóng tuán, liáo sòng gōng zhāi zēng rǒng cháng.
称是头贡双龙团,聊送公斋增冗长。
duǎn gē cū kě píng zhēn kuàng, wú fāng yě zhuāng shì yóu fàng.
短歌粗可评珍贶,吾方野装事游放。
jú bù qú yán yè lí zhàng, bó mù wēi yín jiāng hàn shàng.
局步臞颜曳藜杖,薄暮微吟江汉上。
bǐ yú zhàng rén wù xiāng fǎng, wèi shì sān lǘ dài fū yàng.
彼渔丈人误相访,谓似三闾大夫样。
韵脚: 拼音:jú bù qú yán yè lí zhàng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二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局 (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同本义 局,促也。--《说文》 不敢不局。--《诗·小雅·正月》 意局而辞野。--潘民《乘舆箴》 又如局守(谨守);局定(限制,固定);局囿(局限,限制);局滞(局限停滞);局蹐(局限,局束);局脊(拘泥,拘束);局数(局束);局趣(拘束。同局促);局局蹐蹐(畏缩不安的样子);局 促乡里(碌碌无为地呆在乡里) 距离近 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曹丕《与吴质书》 狭小,狭隘 局( ⒎ ⒏ ⒐踨、 ⒏ ⒐俰)jú ⒈部分~部。 ⒉机关、团体组织的单位名称工商~。电信~。 ⒊棋盘。也指一次棋赛或其它比赛第三~。 ⒋形势,情况~势。了解时~。大~为重。 ⒌圈套骗~。 ⒍称呼商店书~。 ⒎弯曲。 ⒏ ⒐ ①狭小此巷太~促。 ②拘束,不自然~促不安。 ⒑ ①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面稳定。 ②规模,排场~面宏大。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以脚步测量远近 步 bù ①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寸~难移。 ②阶段事业一~比一~艰难。 ③地步;境地局势发展到关键的一~。 ④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⑤用脚走~入大会堂。 ⑥踩;踏~入歧途。 ⑦姓。 【步步为营】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步履维艰】行走艰难。 【步辇图】中国古代名画。唐阎立本作。描绘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迎娶,受到唐太宗接见的情景。 【步枪】单兵使用的一种长管枪。有单发射击、半自动、全自动之分,最大射程约400米。 【步人后尘】跟在别人后面走。指追随、模仿别人,没有创新◇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步武】 ①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指不远的距离。 ②跟着别人的足迹走。比喻模仿效法~前贤。

:颜 (形声。从页,彦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颜,眉目之间也。--《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额头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班固《汉书》 又如颜角(额角);颜题(古代头巾覆额面部分) 面容,脸色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郑风》 又如颜状(容颜状貌);颜厚(面有惭色,难为情);颜貌(容貌) 体面,容誉 颜yán ⒈额~赤。〈引〉面容,容貌~面⊥~悦色。笑逐~开。无~见人。 ⒉色彩~色。~料。

:曳 (会意。从申,从丿,丿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 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 曳笏却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负箧曳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 曳(抴)yè拉,牵引~柴。~光弹。弃甲~兵。

:藜 一种普通的蔓生藜 藜,藜草也。--《说文》 聚橡栗藜藿而食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注藿也。” 藜藿之羹。--《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似藿而表赤。” 藜科。茎直立,叶子菱状卵形,边缘有齿牙,下面被粉状物,花黄绿色,嫩叶可食。如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藜芘(藜编的璧障);藜床(藜茎编的床塌) 藜藿 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藜藿--吃野菜。动用) 藜(蔾)lí一年生草本,花黄绿色。嫩叶可吃,全草可供药用,老茎可做拐杖。

:杖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杖,持也。--《说文》 王左杖黄钺。--《书·牧誓》 杖剑从之。--《汉书·韩信传》 杖斧。--《汉书·武帝纪》 又如杖斧(持斧以为威权);杖楫(持杖);杖斧之臣(掌握兵权的武臣);杖策(执马鞭);杖节(执持旌节) 通仗”。凭倚;依靠 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左传·襄公八年》 近臣已下足杖矣。--《汉书·李寻传》 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仗舟楫。 仗汝扶持。--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杖力(依靠武力);杖仁(依仗仁德);杖任(依靠,信任);杖威 杖zhàng ⒈用手扶着走路的棍子拐~。手~。扶~而行。 ⒉棍棒擀面~。玩刀动~。 ⒊〈古〉刑罚的一种,用棍棒打~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