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G 官糟重浊那知此

"官糟重浊那知此"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7:35:57


简介: “官糟重浊那知此”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uān zāo zhòng zhuó nǎ zhī cǐ,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出处: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
内容:
清绝仍香如橘露,甘余小苦似松肪。
官糟重浊那知此,付与街头白面郎。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诗词:《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

清绝仍香如橘露,
甘余小苦似松肪。
官糟重浊那知此,
付与街头白面郎。

中文译文:

清澈纯净却仍然香气如同橘子的露水,
甘美余味微苦却像松树脂。
官方糟粕沉重浑浊,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
只有送给街头的白面少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范成大的作品,题目为《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诗人以自酿的石室酒为主题,表达了对清澈纯净的美好追求,以及对官方酒精的不满和愤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自酿的石室酒清澈纯净,香气如橘子的露水。这里使用了形容词"清绝"和"香"来描绘酒的品质,给人以清新、高雅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了自酿酒的独特之处,强调了其与众不同的品质。

其次,诗中提到了自酿酒的甘美余味微苦,类比为松树脂。这里使用了"甘余"和"小苦"来形容酒的味道,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受。这种微妙的苦味与甜味的结合,使得酒更加丰富多样,增添了诗意的层次。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自酿酒的美好,他对官方糟粕的沉重浑浊表示不屑和不满。诗中提到"官糟重浊那知此",表达了对官方酒精质量的质疑和不赞同。诗人认为官方酒精的制作过程存在问题,品质不佳,与自酿的石室酒相比相形见绌。

最后,诗人将自酿的石室酒赠送给街头的白面少年。这里街头的白面少年象征着普通人,诗人将自己独特的酒送给他们,暗示了诗人对于平民百姓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期望。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酒能给人们带来清澈纯净的享受,同时也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于优质酒精的追求和对官方酒精的批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酿石室酒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澈纯净、高品质酒精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对官方酒精的低劣质量表示不满。诗人通过将自酿酒送给街头的白面少年,传递了对普通人的关怀和社会的期望。这首诗以简洁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于酒的品质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普通人的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īng jué réng xiāng rú jú lù, gān yú xiǎo kǔ shì sōng fáng.
清绝仍香如橘露,甘余小苦似松肪。
guān zāo zhòng zhuó nǎ zhī cǐ, fù yǔ jiē tóu bái miàn láng.
官糟重浊那知此,付与街头白面郎。
韵脚: 拼音:guān zāo zhòng zhuó nǎ zhī cǐ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官〈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官guān ⒈政府机关或军队里担任职务并有一定级别的人员,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吏。军~。外交~。又泛指有一定级别的行政领导当~不贪,长治久安。不能当~做老 爷。 ⒉属于国家的或政府的~粮。~兵。~办之事。 ⒊ ⒋ ⒌ ①旧指通行广大地区的普通话,特指北京话。 ②推托,不负责任的话(也叫"打官腔")拿~话吓人。 ⒍ ①旧称官吏或政府。 ②诉讼打~司。吃~司。 ③〈喻〉用文字进行论争笔墨~司。

:糟 (形声。从米,曹声。从米,与制酒有关。本义古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指酒渣) 同本义 糟,酒滓也。--《说文》 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醫酏糟。--《周礼·酒正》。注糟,醫酏之不醫者,醫者曰清。” 稻醴清糟。--《礼记·内则》。注糟,醇也。” 邻有糠糟。--《墨子·公输》 梁肉之与糠糟。 何不餵其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糟鼻子(酒糟鼻;红鼻子);糟油(加入甜糟或酒糟调制的油。用来浇拌凉菜或做醮食用);糟魄(酒滓。同糟粕”);糟坛(饮酒聚会的地方。即酒坛”);糟头(酒鬼, 糟zāo ⒈酒渣~糠不饱。 ⒉使用酒或酒渣腌制食物~鱼。~肉。 ⒊坏,不可收拾~糕。这件事弄~了。 ⒋烂,腐朽木材~了。 ⒌ ⒍ ①损坏,浪费,不爱惜切莫~蹋粮食。 ②蹂躏,侮辱被人~蹋。

:重 chong (字源见重”) 重复,重叠 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 设重帘。--《周礼·掌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 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 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 双,成对 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

:浊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浊水出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说文》。今曰北阳水。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浊 液体浑浊。与清”相对 载清载浊。--《诗·小雅·四月》 浑兮其若浊--《老子》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浊浪排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浊河(混浊的河流。特指黄河);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脏,不干净 雨门延风凉,洗我昏浊肌。--姚合《过张邯郸庄》 又如浊醪(浊酒);浊污(污秽);浊秽(污 浊(濁)zhuó ⒈水不清,水不干净,跟"清"相对~流。浑~。〈引〉声音低沉粗重~声。~音(发音时,声带颤动)。 ⒉混乱~世(混乱的时代)。

:那〈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邑,冄声。邑与地名或行政区域有关◇省作那”。①本义国名。《说文》西夷国。”②指示代词。特指某个人、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 不一定是远指之词,如那件事你我心里都清楚。”) 指示代词 指代较远的人或事物。如那厮(那个家伙,表示鄙视的意思);山坡上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那就是他的未婚妻 指代较远的时间、处所 那时使吾。--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那昝(那咱。那时);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那厢(那边);那头儿(极点;尽头);那哈儿(那儿,那里) 指较远的人或事物。如这时 那nā姓。 那nà ⒈跟"这"相对。指较远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时。~里。~边。~人。~样。~件事。 ⒉ ①那样就~么办。他就是~么个脾气。 ②承接连词。跟"如果"、"若是"等相应如果他不来,~么我们就到他家里去。 那nèi ⒈"那"与"一"的合音。指数量时,既可〈表〉"一"也可〈表〉"多数"~个。~些。~五年。 那nuó 1.多。 2.安闲貌。 3.美好。 4.对于。 5."奈何"的合音。 6.用同"挪"。移用钱粮。 7.用同"挪"。移动位置﹑时间。 8.姓。明有那嵩。见明陈士元《姓觿 》卷三﹑《明史》本传。 那nǎ 1.疑问代词。如何;怎么。 2.疑问代词。哪里;何处。 那nuò 1.语助词。表疑问。 2.语助词。表感叹。 3.语助词。表祈使。 那né 1.见"那咤"。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 知zhī ⒈晓得,明了~晓。~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觉,认识到~觉。 ⒋见识,学识,学问~识。求~。真~。 ⒌了解相~。〈引〉相亲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县、~事(旧时指县长)。 ⒎〈古〉通"智"。聪明,智慧。 ⒏ ⒐ 知zhì 1.聪明;智慧。 2.姓。春秋时晋有知罃。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欧阳修《卖油翁》 又如此等(这样);此生(这辈子);此地(这里);此个(这个);此家(此人) 表示此时或此地 如此,这般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此 乃;则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 此 cǐ ①这;这个~人、~事、~物。 ②表示此时或此地就~结束。 ③这样如~而已。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原想隐瞒掩盖,结果反而暴露。 【此一时,彼一时】指现时的情况与以前那个时候大不相同,不能同样看待或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