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兜烽报永闲

"兜烽报永闲"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22:20:14


简介: “兜烽报永闲”出自宋代宋祁的《尹学士自濠梁移倅秦州》,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ōu fēng bào yǒng x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尹学士自濠梁移倅秦州》
内容:
于役三年远,论兵两鬓斑。
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
楯墨应圜熟,兜烽报永闲
浮舠背淮服,盘马入秦关。
遂阁雠书笔,仍馀聚米山。
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宋祁
诗人介绍: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翻译:

《尹学士自濠梁移倅秦州》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于役三年远,论兵两鬓斑。
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
楯墨应圜熟,兜烽报永闲。
浮舟背淮服,盘马入秦关。
遂阁雠书笔,仍馀聚米山。
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尹学士从濠梁迁往秦州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战乱中奔波三年的辛苦,以及他的头发已经斑白。尽管如此,他并不怨恨征戍的艰辛,而是渴望能够为国家破羌而归。他的战袍和墨色的文房四宝已经变得熟悉,他的头盔和战旗已经报告了长久的宁静。他乘坐着浮舟穿过淮河,骑马进入秦关。他在秦州的书斋中继续写作,仍然保留着聚米山的粮食。他怀念着远方的朋友,遥望着陇山之间的云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坚定决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展现了一个士人在战乱时期的坚韧和执着。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如兵器、战旗、淮河等,增强了诗词的战争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远方的眺望,给诗词增添了一丝忧伤和离愁。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ú yì sān nián yuǎn, lùn bīng liǎng bìn bān.
于役三年远,论兵两鬓斑。
bù cí zhēng shù kǔ, yào zuò pò qiāng hái.
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
dùn mò yīng huán shú, dōu fēng bào yǒng xián.
楯墨应圜熟,兜烽报永闲。
fú dāo bèi huái fú, pán mǎ rù qín guān.
浮舠背淮服,盘马入秦关。
suì gé chóu shū bǐ, réng yú jù mǐ shān.
遂阁雠书笔,仍馀聚米山。
yì jūn tā xī hèn, yáo xiàng lǒng yún jiān.
忆君他夕恨,遥向陇云间。
韵脚: 拼音:dōu fēng bào yǒng xiá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兜 兜鍪,即胄,古代头盔名 又如兜韐(头盔和皮革制的弓箭袋,也泛指武器装备);兜鍪铠(战士戴的头盔和铠甲);兜巾(有后兜的帽子) 缝在衣服里面的或旁边开口的小袋 装盛东西之物,通常除留一边作开口外,其余各边都是封闭的或网状的 兜 迷惑;受蒙蔽 在列者献诗,使勿兜。--《国语·晋语》。注感也。” 又如兜罗(笼络;收拾);兜结(奉承,巴结);兜答(兜搭。周折;麻烦;难对付;心眼多) 用兜兜着;用手或衣襟等承装事物 包裹;围绕;环 兜 dōu ①口袋一类的东西裤~。 ②做成兜形把东西拢住用手~着好些鸡蛋。 ③绕~圈子。 ④承担出了问题他总一人~着。 【兜揽】 ①招榄顾客。 ②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兜圈子】 ①来回转圈。 ②有意地回避事情的真象和问题的实质。 【兜销】到处找人推销货物。

:烽〈名〉 (形声。从火,夆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同本义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指战火 指烽火台 泛指举火 后 烽 fēng ⒈烽火,〈古〉边防报警的烟火。敌人来犯时,守卫的人就点火烧烟相告~ 火台。〈喻〉战火~ 火连天。 ⒉ 【烽燧】〈古〉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楮??))”。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 报 bào ①断狱;判决罪人~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②告诉~信。 ③回答~以微笑。 ④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国。 ⑤报复~仇。 ⑥报应一~一还一~。 ⑦报纸日~、周~。 ⑧某些刊物画~、学~。 ⑨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黑板~。 ⑩电报发~机。 【报偿】报答和补偿。 【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来打击仇人,解除怨恨。雪洗除。 【报酬】因使用别人的人力、物力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物一心工作,不计~。 【报告文学】记叙性散文中通讯、特写等体裁的总称。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及时地反映当时的事件,带有新闻性、政治性和 文学性的特点。 【报捷】报告好消息。 【报警】向治安机关报告危急情况或向有关方面或人发出紧急信号~器。 【报警系统】发生危险情况时报警的装置系统。通常是开环控制系统,由报警探测器和指示器两个部分组成。如电子报警系统等。 【报人】新闻工作者。 【报丧】把某人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的亲友。 【报喜不报忧】只汇报成绩而不说缺点和问题。 【报晓】用声音告诉人天亮了金鸡~。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尽力。~祖国。 【报应】佛教用语。原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后来专指种恶因得恶果做坏事迟早会得到~的。 报fù 1.急速。 2.往,去。

: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 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 施于众长谓之永。--《方言一》 不永所事。--《易·讼》 日永星火。--《书·尧典》 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且以永日。--《诗·唐风·山有枢》 求永贞。--《周礼·大祝》 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永终誉。--《礼记·中庸 永yǒng ⒈长,水流长~昼。江之~矣。 ⒉长久,久远~久。~远。~恒。~不生锈。~志不忘。~垂不朽。

:闲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同本义 闲,阑也。--《说文》 人闲有家。--《易·家》。注;阑也。” 日闲舆卫。--《易·大畜》。注阂也。” 舍则守王闲。--《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 马厩,关养马的地方 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周礼·夏官》 龙与闲驹。--《汉书·百官表》 又如闲厩(古代皇家养牲口的地方);闲驹(养马之所) 伦理道德的规范、界限 掌十有二闲之政教。--《周礼·痩人》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 闲xián ⒈没有事做空~。清~。~白了头。 ⒉放着,不使用~着。~置。 ⒊静,安静~夜。~庭。"閒"另见间(閒)。 ⒋与正事无关~话。~人勿进。 ⒌栅栏,养马的圈厩~。〈引〉防止建极~邪(建立准则,防止邪说)。 ⒍ ⒎ 闲jiàn 1.空隙;缝隙。 2.指空子,可乘的机会。 3.嫌隙,隔阂。 4.阻隔;间隔。 5.差别;距离。 6.间杂,夹杂。 7.离间。 8.间谍。 9.伺候;侦伺。 10.私下 。 11.非难;毁谤。 12.参与。 13.引申为介绍。 14.干犯。 15.更迭,交替。 16.引申为代替。 17.痊愈。 18.间或。 19.拔去或锄去多馀的。 20.乘,趁(时 间﹑机会)。 闲jiān 1.中间;内。亦指事物两者的关系。 2.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3.一会儿;顷刻。 4.近来。 5.量词。房室单位。有时也指学校﹑工厂﹑商店等的单位。 6.量词 。格﹑片﹑瓣。 7.量词。指动作次数。 闲jiǎn 1.通"简"。检阅,视察。 2.通"简"。简省。 3.用同"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