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Q 洽和

洽和的意思,洽和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9:11:01


词语 洽和
详细解释 1.和睦。
反义词
同义词
"洽"开头的词语 洽作 :1.合作。
洽足 :1.谓和乐富裕。
洽奏 :1.合奏。
洽着 :1.谓远近闻名。
洽悦 :1.和睦欢乐。
洽愿 :1.称心如意。
洽友 :1.犹挚友。
洽应 :1.应和。
洽意 :1.合意,中意。
洽熙 :1.协和兴盛;和乐喜悦。
"和"结尾的词语 总和 :全部加在一起的数量或内容今年第一季度的产量已达到去年全年产量的总和。
中和 :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 2.中正平和。 3.道教语。指元气。 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酌和 :1.谓择取其善,顺而行之。
张志和 :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烟波钓徒,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曾登明经第,待诏翰林。不久遭贬谪,遂隐居江湖。今存《渔歌子》五首,为早期文人词名作。
追和 :1.后人和前人的诗。闽徐夤有《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致和 :1.谓人事极其和顺。
忠和 :1.忠实谦和。
至和 :1.极和谐﹑安顺。 2.指天地间祥和之气。
昨和 :1.复姓。北周有昨和善。见《金石萃编.圣母寺四面象碑》。
周和 :1.谐和;合谐。
"洽"开头的成语 洽闻强记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洽博多闻 :指知识和见闻广博。
"和"结尾的成语 政通人和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政清人和 :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一迎一和 :指一味迎合。
一唱一和 :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一唱百和 :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倡一和 :①指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指鸣声相呼应。
一倡百和 :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埙篪相和 :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雄唱雌和 :比喻相互附和。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释意: :洽〈动〉 (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同本义 洽,沾也。--《说文》 仁洽道丰。--张衡《东京赋》 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汉书·终军传》 内洽五藏。--《淮南子·要略》 又如洽濡(沾湿,滋润);洽润(润泽);洽衿(沾湿衣襟) 合,符合 以洽百礼。--《诗·小雅·载芟》 则无以祖洽于众也。--《礼记·仲尼燕居》 又如洽愿(称心如愿);洽意(合意;中意);洽悉(与事切合而详尽) 商量,协商意见 假借为给”。供应 不洽而爟之,使客无得以助攻 洽qià ⒈与人联系,商量接~。商~。~谈。 ⒉和谐和~。融~。 ⒊广博,普遍博物~闻。 洽hé 1.古水名。一名瀵水,现称金水河。源出陕西省合阳县北部,东南流入黄河。

:和 和谐;协调。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圣人为能和。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和顺;平和 和(龢)hé ⒈音乐和谐音声相~。〈引〉和睦,协调~谐。百姓~。 ⒉温柔,不猛烈温~。柔~。~颜悦色。~气致祥。 ①没有战争~平共处。 ②温和,不猛烈药性~平。 ⒊平息争端~解。讲~。媾~。 ⒋不分胜负~棋。 ⒌搀入,连同搀~。~衣而睡。~盘托出(连盘子一起托出来。〈喻〉全部拿出来或完全说出来)。 ⒍介词。对,向~小孩讲话,要讲得通俗易懂。 ⒎连词。跟,同,与云~月。你~他。 ⒏数学上指两个数或两个以上的数加起来的总数三跟五的~是八。二加三加四的~是九。 和hè跟着唱一唱百~。曲高~寡。〈引〉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题材而写作~诗。奉~一首。 和hú ⒈打牌用语〈表〉赢了~牌。我~了。 和huó搅拌,揉弄~泥灰。~面团。 和huò ⒈搀杂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稀泥(〈喻〉放弃原则,调和折中)。 ⒉量词。洗衣服等换水的次数衣服已洗三~。 ⒊量词。熬药加水所熬的次数头~药。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