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Q 勤恤

勤恤的意思,勤恤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1:58:00


词语 勤恤
详细解释 1.见"勤恤"。
反义词
同义词
"勤"开头的词语 勤拙 :1.谓以勤补拙。
勤伫 :1.殷切思念。
勤属 :1.见"勤厉"。
勤重 :1.惜重,爱重。
勤志 :1.一心一意为实现自己的志愿而努力。
勤职 :1.谓忠于职守,工作勤恳。 2.清代考察鉴定官吏的等别之一。
勤直 :1.勤劳正直。
勤政聚会 :1.元代制度名。谓官员应勤于政事,按时到衙早聚。
勤政 :1.勤劳于政事。
勤杂人员 :1.勤务员的总称。
"恤"结尾的词语 追恤 :1.亦作"追?"。 2.谓补行抚恤。
轸恤 :1.见"轸恤"。
昭恤 :1.犹体恤;优恤。
周恤 :1.见"周恤"。
襧恤 :1.亦作"裒恤"。亦作"褒恤"。 2.褒奖抚恤。
沾恤 :1.救济抚恤。
赠恤 :1.见"赠恤"。
赈恤 :1.见"赈恤"。
议恤 :1.亦作"议恤"。 2.对立功殉难人员﹐评议其功绩﹐给予褒赠抚恤。
恤恤 :1.忧伤貌。
"勤"开头的成语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勤学好问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勤勤恳恳 :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勤能补拙 :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恤"结尾的成语 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同恶相恤 :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同同恶相助”。
释意: :勤〈动〉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勤,劳也。--《说文》 文王既勤止。--《诗·周颂·赍》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 厥父母勤劳稼穑。--《书·天逸》 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楚辞·天问》 会数而礼勤。--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勤且艰若此。--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忧勤国事。--《明史》 好学而不勤问。--《国语·晋语》 四体不勤。--《论语·微子》 勤而无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以贪勤民 勤qín ⒈努力,尽力,跟"懒"相对~快。~奋。~学苦练。~俭节约。~劳致富。 ⒉劳,辛苦,跟"逸"相对~劳。业精于~。四体不~,五谷不分。 ⒊经常,次数多~看书报。来往很~。"廑"另见"仅(廑)"。 ⒋按规定时间工作或劳动出~。考~。 ⒌公务或杂务工作外~。值~。~务。 ⒍周到,尽心殷~款待。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体恤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怜悯 恤(卹、? ⒈怜悯,同情怜~。体~。 ⒉救济,周济抚~。有无相~,患难相救。 ⒊担忧,忧虑~国事。 恤sū 1.见"恤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