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T 陶泄

陶泄的意思,陶泄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9:52:31


词语 陶泄
详细解释 1.发泄﹐排遣。
反义词
同义词
"陶"开头的词语 陶醉 :1.唐崔曙《九日登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本谓酣畅地饮酒而醉◇以"陶醉"谓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面。
陶子 :1.指陶潜。
陶铸 :1.制作陶范并用以铸造金属器物。 2.比喻造就﹑培育。 3.熔化﹔融合。 4.模仿﹐模拟。
陶朱翁 :1.即陶朱公。
陶朱公 :1.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称。蠡既佐越王勾践灭吴﹐以越王不可共安乐﹐弃官远去﹐居于陶﹐称朱公。以经商致巨富。
陶朱 :1.即陶朱公◇泛指大富者。
陶植 :1.培植﹔培育。
陶埴 :1.谓烧制砖瓦。
陶正 :1.周职官名。主掌陶器。
陶蒸 :1.犹陶冶﹑陶铸。 2.指天地造化。
"泄"结尾的词语 注泄 :1.泄泻,下泻。 2.倾泻。指把力量﹑精力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走泄 :1.亦作"走泄"。 2.放泄,流失。 3.走漏,泄露。
潴泄 :1.亦作"潴泄"。 2.蓄水和放水。
支泄 :1.卸下出售。
语泄 :1.谓所谈论的内容泄漏出去。语本《韩非子.说难》﹕"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泄泄 :1.鼓翼貌。一说缓飞貌。 2.闲散自得貌;和乐貌。 3.弛缓;懈怠。《诗.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朱熹集传"泄泄﹐犹沓沓也;盖弛缓之意。"《明史.方从哲传》"四十六年四月﹐大清兵克抚顺﹐朝野震惊。帝初颇忧惧﹐章奏时下﹐不数月泄泄如故。"清钱谦益《跋》"今之边镇﹐只恃一辽﹐一旦有事﹐内虚外弱……金再举而宋虏者﹐以不听李纲﹐散遣勤王诸将之故﹐今可泄泄不早为之所乎?"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一说竞进貌。见《诗.大雅.板》孔颖达疏。或说多言。见《说文.口部》"呭"和《言部》"詍"。
肿泄 :1.病名。腹泻及手足浮肿。
展泄 :1.犹抒发。
涌泄 :1.亦作"涌泄"。 2.呕吐排泄。 3.喷涌外泄。
写泄 :1.倾注排泄。
"陶"开头的成语 陶陶兀兀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陶熔鼓铸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陶然自得 :自己觉得快意。
陶犬瓦鸡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陶情适性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泄"结尾的成语 春光漏泄 :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释意: :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泄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运物之泄也。--《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 穷岫泄云。--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 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 精泄于目。--《淮南子·本经》 惠此中国,俾民忧泄。--《诗·大雅·民劳》 蓄泄数千载。--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又如泄宣(宣泄,宣露);泄冤(表白或洗雪冤屈);泄写(宣泄,倾吐。写,同泻”) 排出 振河海而不洩。--《礼记· 泄(洩)xiè ⒈排出,流出排~。水~不通。 ⒉散发~愤。发~。 ⒊漏,露~漏。~密。~底(揭穿内幕)。 ⒋〈喻〉丧失信心、勇气别~劲。不要~气。 泄yì 1.水名。参见"泄水"。 2.见"泄泄"。 3.通"抴"。拉;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