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H 昏浑

昏浑的意思,昏浑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21:38:32


词语 昏浑
详细解释 1.犹言一片晦暗。形容烟雾弥漫或事理隐晦等。
反义词
同义词
"昏"开头的词语 昏醉 :1.酒醉以后神志不清。
昏纵 :1.昏乱放纵。
昏恣 :1.愚昧而任性。
昏浊 :1.指空气﹑水等不洁净。 2.引申为污秽难看。 3.指社会﹑政治黑暗混乱。
昏主 :1.亦作"昬主"。 2.昏庸的君主。
昏昼 :1.犹言日和夜。
昏滞 :1.昏乱而不顺畅。
昏障 :1.昏沉的霾障。比喻邪恶势力。
昏踰 :1.见"昏逾"。
昏逾 :1.亦作"昏踰"。 2.昏乱而越轨。
"浑"结尾的词语 渊渊浑浑 :1.水奔流貌。比喻文章风格的雄浑壮阔。
圆浑 :①声音圆润浑厚嗓音圆┗耄圆浑的唱腔。②指诗文自然醇厚,不加雕饰此文韵味圆浑。
雄浑 :雄健浑厚雄浑的乐曲|雄浑的男中音。
相浑 :1.亦作"相溷"。亦作"相混"。 2.互相混同。
铜浑 :1.见"铜浑仪"。
退浑 :1."吐谷浑"的急读。
吐浑 :1.即吐谷浑。
吐谷浑 :1.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隋初,夸吕称可汗,建都伏俟城。唐时,诺曷钵可汗曾来朝,受封号◇为吐蕃所并。 2.唐时泛指侵扰边境的敌军酋领。 3.复姓。本鲜卑族首领名,后遂为姓氏。见《魏书.官氏志》﹑《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 4.乐府名。本北朝马上乐,周隋时与西凉乐杂奏,成为宫廷音乐,唐时犹存。
遒浑 :1.刚健雄浑。
全浑 :1.完整;浑然一体。
"昏"开头的成语 昏庸无道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昏头转向 :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昏头晕脑 :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同昏头昏脑”。
昏头昏脑 :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昏头打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同昏头搭脑”。
昏头搭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昏天黑地 :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昏天暗地 :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同昏天黑地”。
昏迷不醒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昏迷不省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同昏迷不醒”。
"浑"结尾的成语 返虚入浑 :①指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②指人无知无识,浑浑噩噩。
噩噩浑浑 :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释意: :昏 (会意。从日,从氐省。氐”是下的意思∠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昏,日冥也。--《说文》 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淮南子·天文训》 昏以为期。--《诗·陈风·东门之杨》 与曛黄以为期。--《楚辞·思美人》 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 昏晨之往来。--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风雨晨昏。--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昏旦(黄昏和早上);昏晚(天刚黑);昏黄(暮色,天色暗淡) 昏 引申为昏暗;无光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午 昏hūn ⒈天将黑,傍晚黄~。晨~(早晚)。〈引〉黑暗,无光~暗的灯光。~天黑地。 ⒉惑乱,糊涂~乱。利令智~。 ⒊神志不清,失去知觉~ ~沉沉。~迷。~厥。 ⒋〈古〉通"婚"。 昏mǐn 1.通"?"。勉力,尽力。 2.通"泯"。轻蔑。参见"昏弃"。 3.通"泯"。没;死。

:浑 (形声。从水,军声。本义大水涌流声) 同本义 浑,水喷涌之声也。--《玉篇》 浑,混流声也。--《说文》 溟海浑瀋涌其后。--《文选·张协·七命》 浑浑若川。--《法言·问神》。注洪流也。” 财货浑浑如泉源。--《荀子·富国》 河名 桑干河上游支流,亦名浑源川,发源于山西省北端西麓 卢沟河在元明后的别称,因河水浑浊得名,即今永定河 小辽河,辽河最大的支流 浑江,又名佟家江,发源于吉林省龙岗山脉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吐谷浑的省称 浑天说的简称 浑hún ⒈污浊,水不清~浊。~水。 ⒉糊涂~人。他讲的是~话。 ⒊全。满~身是胆。 ⒋天然的璞玉~金。 浑hùn 1.混杂;混淆。 2.蒙混。 3.胡乱。 4.苟且度过;苟且获取。 5.逗趣的,开玩笑的。 浑gǔn 1.见"浑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