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W 乌斯藏

乌斯藏的意思,乌斯藏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07:59:48


词语 乌斯藏
详细解释 1.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
反义词
同义词
"乌"开头的词语 乌j壳 :1.即龟甲。 2.詈词。喻指堡垒或坦克。
乌j :1.爬行动物。体扁有硬甲,头尾四肢能缩入壳内,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龟甲能入药。亦叫金龟,俗称王八。 2.讥称妻有外遇的人。 3.旧时称开设妓院或在妓院执役的男子。
乌兹别克人 :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独联体各国、阿富汗等国。约1642万人(1979年)。讲乌兹别克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乌啄 :1.即轭。牛马等运物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乌骓 :1.项羽所骑战马名骓,后人称作乌骓。
乌蠋 :1.见"螐蠋"。
乌珠 :1.箭靶的黑心。 2.黑眼珠。 3.西夏君主称号,意为首领。
乌噣 :1.同"乌啄"。
乌朕花 :1.玉蕊花的别名。
乌照 :1.指日光。南唐李煜逸句"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藏"结尾的词语 主藏 :1.主管库藏财物。
衷藏 :1.胸怀,内心。
珍藏 :1.珍贵的收藏物。 2.珍视并收藏。
韫藏 :1.收藏。
自藏 :1.自行隐藏。
贮藏 :1.储藏。 2.指储藏物。
转轮藏 :1.佛教语。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塔形木结构建筑,下大上小,依次为藏座﹑藏身和天宫楼阁,绘有佛像﹑图案等。通高十米左右,多为八角形,分若干层次,可左右旋转。
转藏 :1.佛教语。转动藏经的层龛,谓可以祈福。
捉迷藏 :1.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2.比喻言行故意使人难以捉摸。
遮藏 :1.遮蔽掩藏,使不外露。
"乌"开头的成语 乌踷兔走 :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乌有先生 :虚拟的人名或事物。
乌衣子弟 :乌衣乌衣巷,东晋时王导、谢安等世家大族居住在此。王谢那样的望族子弟◇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乌衣之游 :指亲属间文酒赏会。
乌衣门第 :指世家望族。
乌焉成马 :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乌烟瘴气 :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乌头马角 :比喻不能实现之事。同乌白马角”。
乌头白马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乌头白,马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藏"结尾的成语 正法眼藏 :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韫椟而藏 :旧时比喻怀才隐退。
用行舍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用舍行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邺架之藏 :对他人藏书的美称。
什袭珍藏 :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
什袭以藏 :什形容多;袭重迭。一层又一层把东西包裹起来。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同什袭而藏”。
什袭而藏 :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
神枢鬼藏 :指神奇奥妙的兵书。
善刀而藏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释意: :乌 (象形。本义鸟名,乌鸦) 同本义 燕雀乌鹊。--《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乌鸟(乌鸦之属);乌鸢(乌鸦和老鹰);乌鹊(乌鸦和喜鹊);乌师(在妓院教唱或伴奏的乐师);乌鸦嘴(比喻说话讨厌的人)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 日落);乌兔(日月) 刚孵化出的幼蚕 乌 浅黑色 身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 乌(烏)wū ⒈ ⒉黑色~衣。~云。~烟。 ⒊文言副词。哪,何,怎么土~能神? ⒋ ⒌ ⒍ ⒎ 乌yā 1.地名用字。 乌wù 1.见"乌拉"﹑"乌拉草"。

:斯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同本义 斯,析也。--《说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风·墓门》 有斯明享。--《书·酒诰》。郑注析也。” 厮(斯)舆之卒。--《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 扯裂 斯,裂也。--《广雅》。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 分开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庄子》 距离;离开 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 斯 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斯,此也。 斯sī ⒈指示代词。此,这个,这里~人。~时。如~。至于~。 ⒉连词。就,乃,那么天下之道,理安,~得人者也。 ⒊文言助词。同"兮"哀我人~。 ⒋

:藏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怀有 藏 cāng ①~隐蔽埋~。 ②收存;储藏~书。又见zàng。 【藏垢纳污】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又作藏污纳垢。 【藏奸】~心怀恶意。 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耍滑。 【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 【藏匿】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 【藏头露尾】形容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 【藏污纳垢】见【藏垢纳污】。 【藏掖】 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躲闪。 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 【藏拙】怕出丑,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常用为自谦之辞。 藏zàng 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宝~。 ⒉道教、佛教经典的统称道~。大~经。 ⒊ ①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②唐玄奘号"三藏法师"。 ⒋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 藏cáng 1.隐藏;潜匿。 2.收藏;储藏。 3.怀,藏在心中。 4.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藏zāng 1.草名。 2.通"臧"。善。 3.通"赃"。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