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S 寺棘

寺棘的意思,寺棘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7:05:09


词语 寺棘
详细解释 1.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故名。
反义词
同义词
"寺"开头的词语 寺主 :1.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时立白马寺,有知事之名,东晋以后始称寺主。 2.宋政和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寺院 :1.佛寺的总称。 2.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神学院等。
寺宇 :1.寺院。
寺洼文化 :1.中国原始社会晩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故名。主要分布在甘肃临洮以南至会川之间洮河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周代,可能是氐﹑羌族的原始文化。
寺署 :1.官署。
寺省 :1.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寺舍 :1.官舍。 2.僧舍。
寺刹 :1.指寺和塔。 2.指寺院。
寺人 :1.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
寺卿 :1.九寺大卿的简称『称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的长官为九寺大卿,以后各朝名称略有不同。亦以泛指显宦。
"棘"结尾的词语 斩荆披棘 :1.同"披荆斩棘"。
佐棘 :1.古代最高刑狱机关大理寺别称棘寺,因称佐治大理寺刑狱为佐棘。
榛棘 :1.犹荆棘。 2.引申为阻塞。
枳棘 :1.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 2.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
险棘 :1.犹险阻。
严棘 :1.指牢狱。古时于牢狱四周布棘,故称。
墟棘 :1.墟莽。
铜驼荆棘 :语出《晋书·索靖传》索靖有远见,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荆棘”指变乱后的残破景象。
天荆地棘 :1.天地间布满荆棘﹐喻世途或处境艰难。
天棘 :1.即天门冬。唐杜甫《巳上人茅斋》诗"江莲易羽﹐天棘蔓青丝。"杨伦笺注引《学林新编》"天棘蔓青丝﹐盖天门冬﹐亦名天棘。其苗蔓生﹐好缠竹木上﹐叶细如青丝﹐寺院庭槛中多植之可观。"参阅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一说天棘指杨柳。见宋惠洪《冷斋夜话》。
"寺"开头的成语
"棘"结尾的成语 斩荆披棘 :斩除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同披荆斩棘”。
铜驼荆棘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天荆地棘 :天地间布满荆棘,比喻世途或处境艰难。
食荼卧棘 :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
三槐九棘 :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劈荆斩棘 :①砍伐荆棘。②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披荆斩棘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释意: :寺 (形声。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职掌审核刑狱案件)) 同本义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 寺,官舍也。--《三苍 》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 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 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列寺七里。--左思《吴都赋》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称);寺舍(官舍。官署 寺sì ⒈〈古〉中央机构名或官署名大理~。府~宽敞。 ⒉佛教、伊斯兰教等居住或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庙。佛~。清真~。 寺shì 1.近侍。常指阉人。

:棘 (会意。从二-朿。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棘,小枣丛生者。--《说文》 實于丛棘。--《易·坎》 园有棘。--《诗·魏风·园有桃》 伐棘枣以为矜。--《淮南子·兵略》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陆龟蒙《吴宫怀古》 又如棘薪(指酸枣树已长成薪柴)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虫伏棘根。--《聊斋志异 棘jí ⒈酸枣树,落叶灌木,枝上多刺,初夏开黄绿色小花。果实较枣小,肉薄,味酸。种仁可供药用。 ⒉泛指有刺的草木荆~丛生。 ⒊针形的刺~皮动物。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