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C 财政

财政的意思,财政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5:28:47


词语 财政
详细解释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中国古代称为国计”、度支”,西方称为公共财务”。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反义词
同义词
"财"开头的词语 财訾 :1.财产。訾,通"赀"。钱财。
财资 :1.亦作"财赀"。 2.钱财。
财赀 :1.见"财资"。
财柱 :1.财主。
财主的儿女们 :长篇小说。路翎作。1945-1948年发表。抗战时期,苏州巨富蒋捷三一家在内忧外患中解体。长子蒋蔚祖在贪财放荡的妻子逼迫下,投江自尽;次子蒋少祖虽一度参加抗日,但后堕落为文化复古派;三子蒋纯祖也曾参加抗日,但终因失恋和贫病交加而结束生命。
财主 :1.资财的主人。 2.指占有大量财产,往往靠剥削为生的富人。
财制 :1.财,通"裁"。制定。 2.财,通"裁"。剪裁制作。
财政资本 :1.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形成的资本。也叫金融资本。
财政政策 :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而确定的财政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包括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等。在西方国家,一般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高涨或经济过热时期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
财政结余 :也称预算结余”。各级财政机关执行年度预算收支的结余。在各级总预算单位中,其年终的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的全年收入合计,大于其预算支出、上解支出、补助支出等的全年支出合计,其差额即为本年财政结余。
"政"结尾的词语 总政 :1.犹言行政长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简称。
周政 :1.指周代所行的德政。
至政 :1.极清明的政治。 2.极力施行政治教化。
资政 :1.帮助治理国政。 2.官职名。宋代置资政殿大学士,授予罢政的宰相或其他大臣。简称"资政"。 3.官职名。金置资政大夫一职,系正三品的文散官。元改为正二品。明清皆因之。 4.官职名。民国时期,总统府亦置资政若干人,由总统选聘,以备随时咨询。
颛政 :1.谓独揽政权,专权用事。颛,通"专"。
拙政 :1.拙于为政。亦用为谦词。
知政 :1.为政。谓主持政务。 2.明察政事。
致政 :①官吏将执掌的政权交还国君周公属籍致政。②犹致仕,退职致政大夫。
争政 :1.争夺政权。
宰政 :1.犹宰执。
"财"开头的成语 财运亨通 :亨通达,顺利。发财的运道好,赚钱很顺利。
财迷心窍 :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财匮力绌 :指钱财缺乏,力量不足。
财竭力尽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财殚力痡 :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
财殚力尽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财殚力竭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财大气粗 :①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财不露白 :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旧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现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在人前显露。
"政"结尾的成语 人自为政 :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比喻各行其是。
鲁卫之政 :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精兵简政 :精减人员,缩减机构。
各自为政 :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垂帘听政 :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释意: :财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财,人所宝也。--《说文》 财,货也。--《广雅》 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注泉谷也。” 与其财用。--《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 先财而后礼。--《礼记·坊记》。注币帛也。” 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 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六书故》 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天官·宰夫》 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 苟粟多而财有余, 财 金钱或物资~务、人~两空。 【财帛】钱财。 【财阀】以家族为中心、带有一定封建性的金融资本集团。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最为典型。 【财团】金融资本的组织形式。金融寡头所控制的大银行和大企业结合而成的垄断资本集团。 【财政】国家对资财的收入与支出施行的管理~包干。 【财政赤字】国家财政年度的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这种差额,会计上习惯用红字表示,故称。又称预算赤字。 【财政寡头】见【金融寡头】。 【财政资本】见【金融资本】。 财cái 1.金钱﹑物资的总称。 2.通"材"。原料;材料。 3.通"才"。资质,才能。 4.通"裁"。裁制;节制;裁断。 5.通"纔"。仅仅。 6.通"纔"。始,刚才。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政,正也。--《说文》 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论语·有政》马注 必从上之政下。--《墨子·天志上》 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清·秋瑾《致琴文书》 又如正己 主持政事 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威德更兴,文武迭用。--《后汉书》 又如政本(为政的根本);政主(执政者);政官(掌管军政的官员);政术(施政的方法);政要(施政要领);政理(为政之道);政路(为政的途径) 政 政治;政事 政zhèng ⒈政治,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实质是一定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它的表现形式为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 ⒉属于政治的~党。~策。~事。参~议~。 ⒊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的简称拥~爱民。精兵简~。 ⒋指某些部门或单位主管的业务邮~。财~。民~。校~。 ⒌通"正" ①正直,公正公~无私。 ②改正斧~。请指~。 ⒍ ⒎ ⒏ ⒐ ⒑ 政zhēng 1.征伐;征讨。 2.赋税。 3.指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