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W 卧龙

卧龙的意思,卧龙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3 04:55:32


词语 卧龙
详细解释 ①睡卧着的龙盘根似卧龙。②比喻隐居的贤才、未用于世的杰出人才卧龙从古混渔樵。
反义词
同义词
"卧"开头的词语 卧虎 :1.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 2.喻官职的尊严。 3.比喻残暴凶横之人。 4.比喻山势。
卧海 :1.《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宁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后用以为典﹐有隐处之意。
卧果儿 :1.方言。把鸡蛋去壳﹐整只放在开水里煮。 2.方言。去壳后整只放在开水里煮的鸡蛋。
卧轨 :1.谓卧身火车轨道阻止火车行驶﹐或以图自尽。
卧瓜 :1.仪仗之一。
卧鼓 :1.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卧骨 :1.谓死于沙场。
卧伏 :1.趴伏隐藏。
卧佛寺 :1.寺院名。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北部的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先后更名昭孝﹑洪庆﹑寿安﹑永安等。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十方普觉寺。因殿内有元代铜卧佛﹐俗称卧佛寺。卧佛铸造浑朴精致﹐体现了铸造技术和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解放后为北京重点保护古建文物之一。参阅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卧佛寺》﹑清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六六。
卧房 :1.睡觉的房间。
"龙"结尾的词语 髭龙 :1.唐太宗的别称。
钟龙 :1.竹名。 2.泛指竹。
掷杖成龙 :1.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征龙 :1.道家五行神之一。
捉龙 :1.犹捉脉。
烛龙 :1.亦作"爥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亦有谓其驾日﹑衔烛或珠)能照耀天下。 2.借指太阳。
凿龙 :1.开凿龙门。传说大禹治水﹐凿龙门以导流。 2.指龙门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即伊阙。
竹龙 :1.一种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 2.连接在一起的引水竹筒。 3.一种竹制民间工艺品。
祖龙 :1.指秦始皇。 2.借指其他帝王。
濯龙 :1.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2.池名。 3.厩名。
"卧"开头的成语 卧雪眠霜 :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
卧薪尝胆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卧榻鼾睡 :别人在自己的床铺旁边呼呼大睡。比喻别人肆意侵占自己的利益。
卧虎藏龙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卧床不起 :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卧不安席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龙"结尾的成语 掷杖成龙 :后以之为典,借指还乡。
直捣黄龙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游云惊龙 :形容书法精妙。
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药店飞龙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绣虎雕龙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舞凤飞龙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卧虎藏龙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托凤攀龙 :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释意: :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躺;卧而不眠 弛然而卧。--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 卧(舙)wò ⒈伏在桌子上睡觉伏案而~。 ⒉躺,趴~床。~下。仰~。~射。 ⒊睡觉用的~铺。~室。~席。 ⒋禽兽趴伏鸭~草地。猫~灶旁。 ⒌平放着木棍~着。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 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 龙(龍)lóng ⒈〈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还能兴云降雨飞~乘云。叶公好~。 ⒉〈古〉生物学上指一些早已绝灭的巨大爬行动物恐~。翼手~。 ⒊封建时代象征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颜。~袍。 ⒋ ⒌ 龙máng 1.通"尨"。杂色,色斑驳。 2.通"?"。参见"龙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