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N 鸟迹文

鸟迹文的意思,鸟迹文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2 04:37:26


词语 鸟迹文
详细解释 1.指鸟篆。
反义词
同义词
"鸟"开头的词语 鸟嘴铳 :1.古代火器名。
鸟嘴 :1.詈词。犹屁话﹐臭嘴。
鸟子声 :1.詈词。指人多嘴。
鸟觜 :1.鸟的嘴。 2.茶名。
鸟篆 :1.篆体古文字。形如鸟的爪迹,故称。 2.指形如篆书的鸟的爪迹。
鸟啭 :1.鸟婉转地鸣叫。
鸟爪 :1.鸟的脚爪。多比喻仙人纤细的手指。 2.一种上好的茶叶。 3.山峰名。在今南京锺山。
鸟注 :1.鸟嘴。柳星的别称。属南方朱鸟七宿之一。
鸟籀 :1.指鸟篆和籀书。
鸟噣 :1.鸟嘴。
"文"结尾的词语 罪文 :1.科罪的律文。
转文 :1.说话时喜用文言词句。
祝文 :1.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
柱后惠文 :1.冠名。执法官﹑御史等所戴。 2.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
织文 :1.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 2.旗帜上的纹样。织,通"帜"。
织锦回文 :1.见"织锦回文"。
呪文 :1.犹咒语。
轴文 :1.写在轴子上的文词。喜庆日用作庆贺。
逐文 :1.谓追求辞藻文采。
钟鼎文 :即金文”(1038页)。
"鸟"开头的成语 鸟语花香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鸟啼花怨 :形容悲伤怨恨。
鸟啼花落 :形容凄凉的情景。
鸟兽散 :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鸟声兽心 :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
鸟散鱼溃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鸟入樊笼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鸟穷则啄 :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鸟枪换砲 :比喻情况或条件有很大好转。砲,同炮”。
鸟枪换炮 :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
"文"结尾的成语 樽酒论文 :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祖武宗文 :祖袭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
重厚少文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枕典席文 :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掌上观文 :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余风遗文 :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余,通馀”。
以郄视文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一纸空文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演武修文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释意: :鸟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鸟形。本义飞禽总名) 同本义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我则鸣鸟不闻。--《书·君奭》 有鸟高飞。--《诗·小雅·菀柳》 鸟乃去矣。--《诗·大雅·生民》 兽奔鸟窜。--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鸟篆(鸟形的篆书);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鸟恨(鸟声含恨);鸟乌(指乌鸦);鸟迹(鸟的足迹);鸟耘(群鸟耘田);鸟径(仅容飞鸟通行的小径);鸟歌(鸟声如歌声,故称鸟 鸣为鸟歌);鸟举(鸟飞。比喻行动快速);鸟窜(形容奔窜快速如鸟飞) 鸟(鴅)niǎo ⒈脊椎动物的一类。全身有羽毛,前肢变为翅,后肢能行走,用肺呼吸,温血卵生,能飞爱护~儿。千山~飞绝。也有因翅退化不能飞的,如鸵~。 ⒉ ①从高处往下看登高~瞰河山。 ②事物的概括描写~瞰国际形势。 鸟diǎo 1.人﹑畜的雄性生殖器。多用为詈词。 鸟què 1.地名用字。参见"鸾鸟"。

:迹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急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纪声响)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 迹(踖、蹟)jì ⒈脚印留有足~。寻觅踪~。〈引〉留下的印子,或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多指建筑或器物)痕~。保存遗~。保护古~。 ⒉重要的,奇特的事情事~。奇~。 ⒊ 迹jī 1.脚印;足迹。 2.痕迹。 3.指手迹。 4.形迹;行动。 5.业绩;事迹。 6.追踪;追寻。 7.至;蹈。 8.遵循;仿效。 9.考核;推究。 10.量词。相当于"步"。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 文wén ⒈事物的纹理或形象,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水~。天~。蝮蛇多~。 ⒉刺画花纹~身。 ⒊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甲骨~。 ⒋掩饰~饰。~过饰非。 ⒌温和,柔和,不猛烈~雅。~ 火。~绉绉。 ⒍外表,容态~质彬彬。 ⒎华美~采。 ⒏非军事的,关于知识分子的~职。~事。~人。能~能武。 ⒐旧时指礼乐典章制度虚~。繁~缛节。 ⒑量词。旧时铜钱一枚称一文。〈引〉金钱一~不值(毫无价值)。 ⒒ ⒓ 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章灿烂华丽。 ②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也省称"文"一篇好~章。作~。论~。散~。小品~。 ③指暗中含有的意思这件事还大有~章。 ⒔ ⒕ ⒖ ⒗ ①通常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 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化。 ③指语文、艺术、教育、科学等知识和运用文字的能力~化程度。 ⒘ ⒙ ①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跟"野蛮"相对物质~明。精神~明。中国是人类古代~明发源地之一。 ②旧指二十世纪初期从西方国家传来的习俗和事物~明戏。~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