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G 诡伪

诡伪的意思,诡伪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22:41:39


词语 诡伪
详细解释 1.诡诈虚伪。
反义词
同义词
"诡"开头的词语 诡拙 :1.不合常情而愚拙。
诡状 :1.怪异的形状。
诡智 :1.狡诈的智谋。
诡质 :1.不同品类。
诡制 :1.亦作"诡制"。 2.奇异的制作。
诡志 :1.违背心愿。
诡贼 :1.诡诈狡猾。
诡责 :1.责备﹔责问。
诡躁 :1.犹诡诈。
诡杂 :1.诡变而复杂。
"伪"结尾的词语 诈伪 :1.弄虚作假﹐伪装假冒。 2.巧诈虚伪。
众伪 :1.种种假象。
真伪 :1.真假。
杂伪 :1.驳杂不纯。亦指伪造之物。
妖伪 :1.犹妖讹。怪诞乖谬。 2.指怪诞乖谬的行为。
作伪 :1.《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孔传"为伪饰巧百端,于心劳苦,而事日拙不可为。"后因称言行虚伪或做假为"作伪"。
智伪 :1.智巧伪行。
诬伪 :1.指虚假不实之词。
托伪 :1.谓依托非正统的统治者。
隐伪 :1.不为人知的奸伪之事。
"诡"开头的成语 诡言浮说 :指虚假不实的话。
诡雅异俗 :和雅正相背,与常俗相违。谓异端邪说。
诡形奇制 :奇特、怪异的形体。
诡衔窃辔 :诡衔吐出马嚼;窃辔摆脱笼头。马吐出嚼子,咬断缰绳。比喻不受束缚。
诡秘莫测 :诡秘神秘不可知;莫测无法捉摸。指人的行为态度神秘难以揣测。
诡谲怪诞 :怪诞奇异古怪。形容十分古怪离奇。
诡谲多变 :谲欺诈;诡谲怪异。形容人的性情怪异多变。
诡计多端 :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诡诞不经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诡变多端 :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伪"结尾的成语 化性起伪 :指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释意: :诡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同本义 诡,责也。--《说文》 自诡灭贼。--《汉书·赵充国传》 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汉书·京房传》 又如诡求(要求,责求);诡驳(责难驳斥);诡责(责备;责问);诡令(责令) 违反,自相矛盾 诡,违也。--《西京赋》注引《说文》 容服有仪谓之仪,反仪为诡。--《贾子道术》 诡自然之性。--《淮南子·主术》 古今诡趣。--《淮南子·辩亡论》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吕氏春秋 诡guǐ ⒈欺诈,奸滑~计。~辩。 ⒉奇异,怪异,出乎平常~谲。~殊。~秘。~异。 ⒊违反,违背~于常理。言行相~。

:伪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为,为亦声。本义欺诈) 同本义 伪,诈也。--《说文》。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 无或诈伪淫巧。--《礼记·月令》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篇》 又如伪诈(欺诈);伪怠(欺诈懈怠);伪服(骗居尊位);伪人(伪夫。伪善、诈伪之人);伪巧(诈伪奸滑);伪臣(诈伪之臣);伪民(诈伪的人);伪行(诈伪的行为) 人为;矫饰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伪装;假装 然则舜伪喜者与?--《孟 伪(偽、僞)wěi ⒈假,不真实~装。~科学。~劣产品。去~存真。 ⒉诡诈,不诚实奸~。虚~。 ⒊非法的窃取政权而不为人民承认的~总统。~政府。 伪é 1.通"讹"。改变;变化。 2.通"讹"。错误;差错。参见"伪谬"。 3.通"吪"。动。 伪guì 1.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