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X 邪路

邪路的意思,邪路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6:10:45


词语 邪路
详细解释 1.较正道近便的小路。 2.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反义词 正路
同义词 邪道 歪门邪道 旁门左道 左道旁门 歪道 歪路
"邪"开头的词语 邪计 :1.邪诈的计谋。
邪疾 :1.邪病。
邪货 :1.指品行不端的女人。
邪火 :1.中医指引起疾病的因素。亦指体弱引起的虚火。 2.邪恶的怒火。 3.方言。谓凶横不易对付。
邪秽 :1.邪恶污秽。
邪猾 :1.邪恶奸猾的人。
邪虎 :1.方言。超乎寻常;厉害。 2.方言。怪异;玄乎。
邪轷 :1.见"邪许"。
邪呼 :1.形容众人欢叫声。
邪蒿 :1.野生植物名。高二三尺。复叶,叶纹皆斜,夏开凶花,根叶可食。
"路"结尾的词语 追路 :1.追随。 2.追击的道路。
斫路 :1.谓芟除草木。以成通道。
重路 :1.重要的行政区域。路,宋﹑金﹑元地方行政区划名。
织路 :1.见"织络"。
躅路 :1.道路。
征路 :1.征途;行程。
政路 :1.为政的途径。 2.指仕路﹑仕宦。
针路 :1.古代用罗盘针所指示的航道。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九有"西洋针路"和"东洋针路"。元汪大渊《岛夷志格》有专条记述。
拙路 :1.绝路。指自杀。
中东铁路 :见中国长春铁路”。
"邪"开头的成语 邪魔外祟 :指邪恶的鬼怪。
邪魔外道 :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邪魔歪道 :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邪魔怪道 :犹言邪魔歪道。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邪门歪道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邪不压正 :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邪不胜正 :犹言邪不犯正。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邪不干正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邪不犯正 :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亦作邪不伐正”。
邪不伐正 :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同邪不犯正”。
"路"结尾的成语 走投无路 :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走投没路 :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走头无路 :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自新之路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赭衣塞路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云泥异路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云泥殊路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一线之路 :指一条活路。
眼观六路 :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释意: :邪 xie (形声。从邑,牙声。本义琅邪郡。字亦作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 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贾子道术》 竹林,前正而后有枉者谓之邪道。--《春秋繁露》 回邪曲直。--《礼记·乐记》 又如邪靡(倾斜披靡的样子);邪睨(斜视);邪绝(斜行度越) 不正当,不正派 虽有奇邪而不治者。--《礼记·祭义》 亡正处邪。--《周书·王佩》。注奸术也。” 愚乱之邪臣。--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是以邪氛岁增。--《汉书·元帝纪》 放辟邪侈。--《孟子·梁惠王上》 惧谗邪。--唐·魏征 邪xié ⒈不正当,不正派~说。~气。~恶。~教。改~归正。〈引〉奇异,不正常有点~。~门外道。有股~劲。 ⒉中医指引起疾病的某种因素与病理损害寒~。扶正祛~。〈转义〉迷信者所谓的"鬼神给予的灾祸"~魔。妖~。驱~。不信~。 邪yé ⒈文言疑问词。"邪"有时也写作"耶"。 ⒉ 邪yú 1.指年历推算中剩余的日子。 邪xú 1.缓慢。 邪shé 1.星名用字。

: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