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Z 朱笔官票

朱笔官票的意思,朱笔官票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3 04:22:39


词语 朱笔官票
详细解释 1.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反义词
同义词
"朱"开头的词语 朱] :1.红色的火焰。
朱fda3 :又称朱鹭”。鸟纲,fdcb?啤6亚地区特产鸟类。体羽白色,脸部、双翅、两脚及趾部朱红色,故名。生活在水边,平时栖于高树上,以鱼、虾、田螺等为食。数量稀少,已被列为濒危珍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组 :1.红色丝带。古代达官贵人用以系冠﹑佩玉﹑佩印之用,亦借指高官。
朱总 :1.红色的流苏。
朱自清(1898-1948) :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江苏扬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参加文学研究会。1922年参与组织中国新诗社,创办《诗》月刊。1931年留学英国。回国后编辑《文学季刊》杂志。1948年曾参加拒绝美援面粉宣言的签名活动。著有长诗《毁灭》,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有《朱自清全集》。
朱字诏 :1.皇帝用朱笔写的诏书。
朱字 :1.用朱砂写的字。多用以书写道经﹑符箓等。 2.指用朱砂书写的符咒。
朱紫相夺 :1.谓不同意见相互竞优。
朱紫交竞 :1.比喻不同流派互相竞争。
朱紫 :1.红色与紫色。 2.《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后因以"朱紫"喻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 3.比喻辞采。 4.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朱衣紫绶,即红色官服,紫色绶带。指供职高位。 5.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红色﹑紫色官服。
"票"结尾的词语 转帐支票 :现金支票”的对称。存款人用以通过银行划转帐款的票据。支票的一种。按照中国银行结算办法,同城各单位之间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或资金划转等业务,均可采用转帐支票结算方式。
中交票 :1.指解放前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
昭信票 :1.清政府为偿付对日赔款于1898年发行的国内公债。
专用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简称。用于销售应缴纳增值税的货物时所开具的发票。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后,为确保属于价外税的增值税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而印发,供企业使用。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专用发票作为扣款凭证使用的,仅限于购销双方均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参见增值税”(337页)。
中央票 :1.指国民党政府的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纸币。
站台票 :1.即月台票。持此票者﹐可进入火车站至月台接送乘客﹐但不可乘车。参见"月台票"。
站票 :1.(剧院﹑火车站等)出售的没有座位只能站的票。
走票 :1.业余演员登台演唱戏曲。
庄票 :1.旧时钱庄发行的本票。因采用不记名式,故可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
朱票 :1.见"朱笔官票"。
"朱"开头的成语 朱云折槛 :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朱衣使者 :指科举考试官。
朱衣点头 :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朱颜绿发 :指青春年少。
朱颜鹤发 :朱颜红润的脸§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朱颜翠发 :指青春年少。同朱颜绿发”。
朱弦三叹 :指称音乐的美妙。
朱雀玄武 :朱雀南方七星宿的总称。玄武北方七星宿的总称。形容阵容整齐。
朱槃玉敦 :珠槃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
朱盘玉敦 :珠盘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
"票"结尾的成语 空头支票 :空头有名无实的。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释意: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指朱色的物品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清·姚鼐《登泰山记》 朱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zhū ⒈大红色~门(〈古〉又用作豪门的代称)。 ⒉ 朱shū 1.见"朱提"。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 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筽,秦谓之筽。从聿从竹。--《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 笔 bǐ ①写字画图的用具钢~、蜡~、粉~。 ②(写字、画画、作文等的)笔法运~得当。 ③用笔写出代~。 ④笔画二字有两~。 ⑤量词一~帐、一~好字。 【笔触】书画、文学作品等的笔法,格调锋利的~。 【笔调】文章风格~清新。 【笔端】写作、写字、绘画时的运笔以及所表现的意境奇光异景尽收~。 【笔法】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这篇小说的~很新颖。 【笔锋】 ①笔尖。 ②书画的笔势;文章的气势。 【笔供】用笔写出来的供词。与口供相对。 【笔画笔顺检字法】汉字字典查阅检索方法之一。要求根据笔画的多少和笔顺的先后来查检。 【笔记文】文体的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笔力】写字、画画或做文章所表现出的功力~刚劲。 【笔路】 ①笔法。 ②写作的思路这篇文章~奇特。 【笔势】 ①写字、画画用笔的风格。 ②文章的气势。 【笔削】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得用刀刮去,称削◇来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笔记录。削删改。 【笔意】书画或诗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意境。写字、绘画时运笔的精心构思以及所表现的风格、功力。也指诗文的意境。 【笔札】札是古时写字用的小木片,后来用笔札指纸笔,又转指写的文章。 【笔战】用文章来进行辩论,打官司,与舌战相对。 【笔者】某篇文章或某书的作者(多为作者的自称)。

:官〈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官guān ⒈政府机关或军队里担任职务并有一定级别的人员,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吏。军~。外交~。又泛指有一定级别的行政领导当~不贪,长治久安。不能当~做老 爷。 ⒉属于国家的或政府的~粮。~兵。~办之事。 ⒊ ⒋ ⒌ ①旧指通行广大地区的普通话,特指北京话。 ②推托,不负责任的话(也叫"打官腔")拿~话吓人。 ⒍ ①旧称官吏或政府。 ②诉讼打~司。吃~司。 ③〈喻〉用文字进行论争笔墨~司。

:票 (会意。本义 火飞) 同本义 见票如累明。--《太玄·沈》。注飞光也。” 通飘”。轻举的样子 票然逝。--《汉书·礼乐志》。注轻举意。” 又如票票(轻浮); 票然(轻举的样子) 票 〈动〉 摇动 票昆仑。--《汉书·扬雄传下》。注犹言摇动也。” 又如 票忽(飘忽); 票轻(飘摇) 票〈形〉 迅疾;轻捷 为票姚校尉。--《汉书·霍去病传》。注劲疾貌。” 校武票禽。--《汉书·扬雄传》 又如票勇(行动迅疾勇猛);票健(敏捷强劲);票禽(轻疾的飞禽);票贼( 票piào ⒈可作凭证的纸片粮~。车~。股~。电影~。飞机~。 ⒉货币~子。~儿。钞~。 ⒊非职业性的演戏~友。玩~。 ⒋被强盗绑架勒索赎金的人绑~。 票piāo 1.火飞,火光腾起。 2.摇动。 3.轻举貌。参见"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