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E 恶俗

恶俗的意思,恶俗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5:03:13


词语 恶俗
详细解释 ①不好的风俗;陋俗。②粗俗;庸俗语言~ㄧ趣味~。
反义词
同义词
"恶"开头的词语 恶例 :1.坏的先例。
恶类 :1.坏人。 2.杂质。
恶浪 :①来势凶猛的浪头狂风~ㄧ~掀天。②比喻邪恶的势力。
恶滥 :1.犹滥竽充数。
恶赖 :1.犹恶劣。
恶辣 :1.凶狠毒辣。
恶口 :1.恶毒的语言。 2.佛教以恶口为十恶行之一。
恶客 :1.庸俗不堪或不受欢迎的客人。 2.本指不饮酒的人◇转称酗酒者。 3.植物名。曼陀罗的别称。
恶郡 :1.贫瘠荒远的州郡。
恶觉 :1.佛教语。谓不好的思想。
"俗"结尾的词语 追俗 :1.依从风俗,随俗。
浊俗 :1.不良的风俗。 2.卑污庸俗。
猣俗 :1.曲从世俗。
拙俗 :1.粗俗。
走俗 :1.指为世俗名利奔走忙碌。语出南朝宋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2.追逐时尚。
众俗 :1.指一般人。
正俗 :1.匡正风俗。 2.谓文字的正体与俗体。
贞不絶俗 :1.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稚俗 :1.幼稚浅俗;幼稚平凡。
镇俗 :1.谓抑制庸俗的世风。
"恶"开头的成语 恶作剧 :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恶醉强酒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恶紫夺朱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恶直丑正 :使奸邪者改恶从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恶语中伤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恶语相加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恶语伤人 :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恶有恶报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恶意中伤 :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恶衣蔬食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同恶衣菲食”。
"俗"结尾的成语 贞高绝俗 :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贞不绝俗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遗世越俗 :指超脱世俗。
遗世绝俗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遗世拔俗 :超脱世俗。同遗世越俗”。
遗风余俗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遗风旧俗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移风振俗 :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移风易俗 :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移风平俗 :转变风气,改变习俗。
释意: :恶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同本义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 泛指一般罪恶 恶积祸盈。--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 恶人;坏人 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又如恶杀 恶 ě又见è;wū;wù。 【恶心】 ①想呕吐。 ②使人厌恶(wù)。 恶 è ①坏;恶劣~习、~行。 ②坏行为;罪恶的事情无~不作。 ③凶狠;凶恶;凶猛~霸、~战。又见ě;wū;wù。 【恶贯满盈】罪大恶极,末日已到。贯古时串钱的绳子。 【恶劣】很坏行为~。 【恶魔】 ①佛教称破坏佛法和善事的恶神、恶鬼。 ②比喻极其凶恶残忍的人。 【恶语中伤】用恶毒的话语攻击陷害别人。 恶(惡)wū ⒈通"乌",〈表〉疑问。哪,何,怎么路~在?~足道哉? ⒉文言叹词~,是何言也![恶乎]从哪里,在哪里学~乎始,~乎终(学习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终止呢)? 恶(惡)wù讨厌,憎恨太可~。深~痛疾(疾厌恨)。 恶wò 1.象声词。禽鸟叫声。 恶hū 1.见"恶池"。 恶yà 1.次。

:俗 (形声。从人,谷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 俗sú ⒈风俗土~。移风易~。 ⒉民间的,习见的,大众化的~语。通~易懂。 ⒊低级趣味的,令人讨厌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区别于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