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F 方格

方格的意思,方格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5-30 09:17:18


词语 方格
详细解释 1.方正而有标格。 2.方形的格局。指井田之法。 3.方形的格子。
反义词
同义词
"方"开头的词语 方情 :1.犹交情﹐情谊。 2.指有交情的友人。
方且 :1.尚且;还要。 2.犹方将。将会;将要。 3.正当;正值。 4.方才。
方切 :1.正直而恳切。
方峭 :1.棱角分明貌。
方起 :1.并起。
方祇 :1.指大地。 2.指地神。
方奇 :1.各地出产的珍奇物品。
方屏 :1.一方的屏藩。指地方军政长官。
方平 :1.传说中汉桓帝时神仙王远的字。
方蓬 :1.传说中海中二神山方丈﹑蓬莱的并称。
"格"结尾的词语 志格 :1.志向操守。
簪花格 :1.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载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后称书法娟秀工整者为簪花格。
韵格 :1.气韵风格。 2.指音韵格律。
自成一格 :1.谓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字格 :1.书写文字的格式。 2.词牌曲调关于填词制曲的字数的规定。
中格 :1.中途搁置。
枕格 :1.卧于搒床上。指受酷刑。格,古时一种酷刑的刑具。
昨儿格 :1.见"昨儿个"。
资格 :①经历、地位、身份等老资格|出身资格|资格尚浅。②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具备资格|审查资格。③资质体格资格清秀。
准格 :1.犹言标准,规格。
"方"开头的成语 方足圆颅 :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方滋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方趾圆颅 :方脚圆头。指人类。
方正不阿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方凿圆枘 :凿榫眼;枘榫头。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员可施 :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方以类聚 :指同类事物相聚一处。方办法,做法,技巧。
方言矩行 :指言行方正,合乎规范。
方兴未已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格"结尾的成语 自成一格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耻且格 :指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形禁势格 :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同形格势禁”。
仙风道格 :犹言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聊备一格 :姑且备为一种风格或格式。
不名一格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别开一格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别具一格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释意: :方〈动〉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说文》 大夫方舟。--《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不足方。--《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 方舟设泭。--《国语·齐语》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史记·郦食其列传》 又如方轨(两车并排行驶);方轩(并排的窗户) 等同;相当 方 fāng ⒈四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或每个面都是直角四边形的六面体正~形。长~形。立~体。 ⒉正直~正。志行忠~(志行志向和行为)。 ⒊位置,地位上~。西北~。 ⒋一边或一面后~。静观对~。志在四~。〈引〉一个区域或地带地~。~言。~内安宁。 ⒌法子,办法~法。教子有~。〈引〉处方,药方开个~子。按~拣药。 ⒍副词。正,正在,正当~兴未艾。来日~长。 ⒎副词。刚,才~才到达。事后~知。 ⒏ 【方针】引导事业前进的指针。 ⒐ 【方略】计划和策略。 ⒑ 【方案】具体规划,实施办法或规定。 ⒒ 【方向】 ①东西南北等区域的划分。 ②目标做事要看清~向。 ⒓一个数目的自乘平~(本数乘本数)。立~(本数乘本数乘本数)。 ⒔量词。 ①计量面积一~(一平方米)地板。 ②计量体积一~(立方米)木材。五~沙子。 ③计算方形的东西两~砚台。 ⒕ 【方寸】一寸见方。〈喻〉人的心~寸乱矣。 ⒖ 【方圆】周围~圆十里茂竹林。 ⒗ 【方式】讲话、做事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生活~式。讲究~式方法。 ⒘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fáng 1.通"房"。谷物初生尚未结实之谓。 2.通"防"。防御。 方páng 1.通"旁"。广大;广博。 2.指遍及。 3.见"方羊"。 4.见"方皇"。 方wǎng 1.见"方良"。 方fēng 1.响度级单位。用方表示的声音的响度级,数值上等于根据人耳判断为等响的1000赫纯音的声压级的分贝数。

:格 (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同本义 格,木长貌。--《说文》。徐锴系传亦谓树高长枝为格。” 夭娇枝格,偃蹇杪颠。--司马相如《上林赋》 角者,言万物皆有枝格如角也。--《史记·律书》 草树混淆,枝格相交。--北周·庾信《小园赋》 引申为格子 格,椸架也。--《一切经音义》引苍颉 共其牛牲之互。--《周礼·地官·牛人》。注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窗格上有火燃处。--《梦溪笔谈·活板》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又如五格的书架;格眼(格子和窟窿);格子眼(窗孔);格目(项目); 格gé ⒈划分成空栏或框子方~纸。打~子。此书架有三个~儿。 ⒉一定的标准、规模、式样、名言规~∠~。~局。~式。~言。〈引〉品质,个性品~。性~。人~。 ⒊阻碍,隔阂阻~。~ ~不入。 ⒋推究,研究~致。~物。 ⒌击,打~杀勿论。持械~斗。聚众~斗。 格luò 1.村落。 2.零落。 格gē 1.见"格格"。 格hè 1.见"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