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H 悔悖

悔悖的意思,悔悖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2 11:43:44


词语 悔悖
详细解释 1.因翻悔而违背。
反义词
同义词
"悔"开头的词语 :1.见"悔吝"。
悔志 :1.见"悔心"。
悔之无及 :1.后悔已来不及。
悔之晩矣 :1.后悔已来不及了。
悔之不及 :1.同"悔之无及"。
悔怨 :1.怨恨。
悔尤 :1.犹怨恨。语本《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悔心 :1.悔改之心。语本《左传.成公十三年》"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悔谢 :1.悔过谢罪。
悔寤 :1.见"悔悟"。
"悖"结尾的词语 诛悖 :1.讨罚悖逆。
邪悖 :1.邪恶悖逆。
凶悖 :1.凶恶悖逆。
喧悖 :1.见"喧勃"。
枭悖 :1.犹叛逆。
无悖 :1.没有背谬之行。
顽悖 :1.愚妄悖逆。
诬悖 :1.谓言不由衷和谬误无知。
讨悖 :1.惩治悖逆。
相悖 :1.相违背。
"悔"开头的成语 悔罪自新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悔之无及 :后悔也来不及了。
悔之晚矣 :后悔已经晚了。
悔之不及 :后悔也来不及了。
悔其少作 :指不满其年轻时未成熟的作品。
悔恨交加 :恨遗憾;交加一起出现。形容非常懊悔。
悔过自责 :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悔过自新 :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悔不当初 :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悖"结尾的成语 言行相悖 :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并存不悖 :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释意: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悔,恨也。--《说文》 宜无悔怒。--《诗·大雅·云汉》 此讲之悔也。--《战国策·秦策》 悔不杀汤于夏台。--《淮南子·泛论》 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史记·屈原列传》 天其以礼悔祸于许。--《左传·隐公十一年》 可悔故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悔其随之。--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己为有悔。 可以无悔矣。 又如悔亲(因反悔而废弃婚约);悔谢(悔过请罪);悔心革命(痛改前非);悔悟心行(反省 悔huǐ ⒈做错事后埋怨、懊恼或怨恨后~。懊~。~之无及。 ⒉认识到以前的错误~改。~过自新。翻然~悟。

:悖 (形声。从心,孛)声。本义违反,违背) 同本义 悖其所辞。--《荀子·正名》。注违也。” 毋悖于时。--《礼记·月令》。注犹逆也。” 故新相反,前后相悖。--《韩非子·定法》 又如悖言(违逆之言);悖暴(背理凶暴);并行不悖 掩蔽 上悖日月之明。--《庄子·胠箧》。司马注悖,薄食也。” 山野悖其心迹,烟雾养其神爽。--《上刘右相书》 叛乱 周成王,管、蔡悖乱,周公东征。--《论衡·恢国篇》 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史记》 悖 惑乱;糊涂 悖 bèi ①相反;违犯并行不~。 ②违背道理;错误。 【悖论】逻辑学或数理逻辑概念。即对于一个命题,如果假定这命题为真,可合乎逻辑地推出这个命题为假;如假定这个命题为假,则可合乎逻辑地推出这个命题为真。如,命题我正在说谎就是一个悖论。 【悖谬】荒谬;不合道理。又作背谬。 【悖逆】旧指违犯正道,犯上作乱。 【悖入悖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东西,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悖bó 1.盛貌。 2.变色貌。参见"悖然"。 3.猝然,忽然。参见"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