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Y 伊吾

伊吾的意思,伊吾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3 04:13:20


词语 伊吾
详细解释 1.象声词。读书声。 2.古地名『伊吾卢地区,隋大业六年置伊吾郡。治所在今新疆哈密县。亦泛指边疆。
反义词
同义词
"伊"开头的词语 伊阻 :1.艰险,阻隔。语出《诗.邶风.雄雉》"我之怀矣,自诒伊阻。"毛传"伊,维;阻,难也。"
伊周 :1.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亦指执掌朝政的大臣。
伊州 :1.曲调名。商调大曲。 2.州名。古称昆吾,本隋伊吾郡,唐改置伊州,又名西州。故城在今新疆哈密县。
伊轧 :1.象声词。船桨﹑轮轴等发出的声响。
伊郁 :1.忧愤郁结。 2.聚而不散貌。
伊余 :1.自指,我。
伊于胡底 :1.亦作"伊于胡底"。 2.谓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伊嚘 :1.象声词。人语声。
伊优亚 :1.象声词。学语之声。
伊优 :1."伊优亚"的省语◇用以讥讽逢迎谄媚的人,谓其说话无定见,迎合人意而言。 2.象声词。
"吾"结尾的词语 左支右吾 :1.《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愿预讲左支右吾之策。"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注吾 :1.回纥族复姓。唐代有注吾合素。见《新唐书.回鹘传下》。
支支吾吾 :1.亦作"支支梧梧"。 2.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支吾 :①用话应付搪塞;说话含混闪躲支吾其词|言语支吾|这分明是支吾的话。②支撑;支持住不倒下支吾不住,只得退走|她支吾着回到家里,就躺倒了。③应付;对付不必分付,自有道理支吾|若非君瑞,以书相救,怎地支吾?
真吾 :1.实在的我。谓脱去外相的本质的我。
驺吾 :1.兽名。即驺虞。
余吾 :1.古水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鄂尔浑河。
徐吾 :1.战国齐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李吾之属会烛,李辞之,徐吾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李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徐吾》。 2.复姓。春秋郑国有徐吾犯。见《通志.氏族四》。
新吾 :1.新我;更新的我。
奚吾 :1.犹謑诟。耻辱。
"伊"开头的成语 伊于胡底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伊何底止 :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同伊于胡底”。
"吾"结尾的成语 左支右吾 :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支支吾吾 :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亦作支支梧梧”。
江左夷吾 :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来诗文中多以之称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东支西吾 :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驰志伊吾 :伊吾,今新疆哈密。以之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释意: :伊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假借为那)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 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 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红楼梦》 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世说新语》 吾见张时,伊已六十。--《南史》 又如伊行(她那里;他们);伊曹(彼辈,他们);伊俦(彼辈,其类);伊拉(方言。他们)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说新语》 我这里吐胆倾心 伊yī ⒈彼,他,她~人。 ⒉文言助词(无义)下车~始(始开始。刚刚下车。〈表〉刚到或刚刚上任)。

:吾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同本义 吾,我自称也。--《说文》 吾,我也。--《尔雅·释诂》 愿吾子之教之也。--《仪礼·士冠礼》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 莫吾知兮。--《楚词·屈原·涉江》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吾知也。 按,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又如吾侪(我等,我辈,我们);吾当(我);吾侬(我);吾谁与归(我将从谁);吾爱(我所爱的人);吾兄(对朋友的称呼;称自己的兄长);吾祖(我的祖先);吾与(我的同伴、同伙);吾庐 ( 吾wú我,我的~友。 吾yú 1.见"吾吾"。 2.通"虞"。兽名用字。 3.通"虞"。见"吾丘"。 4.通"鱼"。参见"吾山"。 吾yá 1.见"吾子"。 2.地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