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L 吏曹

吏曹的意思,吏曹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20:40:07


词语 吏曹
详细解释 1.官署名。东汉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反义词
同义词
"吏"开头的词语 吏佐 :1.泛指将帅府中的幕僚人员。
吏最 :1.谓吏绩考核优异。
吏卒 :1.官兵。 2.指胥吏与衙役。
吏属 :1.所管属的官吏;下属官吏。
吏秩 :1.官吏的俸禄。
吏治 :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澄清~ㄧ~严明。
吏职 :1.官吏的职责。 2.指官职。
吏政 :1.官吏的政绩。 2.犹政事。
吏皁 :1.胥吏和差役。
吏垣 :1.指吏科。垣,官署的代称。
"曹"结尾的词语 贼曹 :1.官署名。西汉成帝于尚书初置二千石主郡国事。东汉光武帝改以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亦称贼曹。 2.官名。东汉太尉属官以及各郡县置贼曹,主盗贼事。 3.特指兵部。 4.贼众;匪类。
张曹 :1.东汉张醫﹑曹褒的并称。二人尝争论礼制于章帝朝。 2.张衡﹑曹植的并称。
坐曹 :1.指官吏在衙门里办公。
属曹 :1.下属官吏。
庾曹 :1.管理仓廪之曹司。
袁曹 :1.袁绍和曹操的并称。
仪曹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印曹 :1.掌刻印的官。 2.主簿的别称。
议曹 :1.郡守的属吏。 2.官署名。掌言职。
选曹 :1.官名。主铨选官吏事。
"吏"开头的成语
"曹"结尾的成语
释意: :吏〈名〉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 吏lì官员。春秋以前大小官员都可称"吏",战国以后一般指低级的官员胥~。

:曹 古代指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即两曹 两曹,今俗所谓原告被告也。--《说文》段玉裁注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又如曹干(官署中的干事人员);曹掾(泛指一般官员);曹务(古代官署中分类所管理的事务);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机关) 管某事的官职 双方;班;组 分曹并进。--《楚辞·招魂》。注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