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成语 G 鼓角齐鸣

鼓角齐鸣的意思,鼓角齐鸣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21:17:04


成语 鼓角齐鸣
拼音 gǔ jiǎo qí míng
详细解释 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例子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郺。”
"鼓"开头的词语 鼓翻 :1.吹翻。
鼓帆 :1.扬足船帆。
鼓发 :1.击鼓出发。 2.鼓舞激发。
鼓儿词 :大鼓的唱词。
鼓掇 :1.撺掇;怂恿。
鼓铎 :1.鼓与铎。古代军中所用的乐器。
鼓肚 :1.物体中间凸起的样子。
鼓毒 :1.谓煽起战争,毒害人民。
鼓嘟 :1.突出;撅起。
鼓逗 :1.犹鼓捣。反复摆弄。
"鸣"结尾的词语 自鸣 :1.自我表白;自我显示。
重赴鹿鸣 :1.清制,举人于乡试考中后满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开考,经奏准,与新科举人同赴鹿鸣筵宴,称为"重赴鹿鸣"。
争鸣 :①竞相鸣叫百鸟争鸣。②比喻在学术方面,各种看法和观点进行争辩百家争鸣。
重预鹿鸣 :1.见"重赴鹿鸣"。
重宴鹿鸣 :1.见"重赴鹿鸣"。
鱼鸣 :1.谓鱼浮在水面,啜水发声。是变天预兆。
中鸣 :1.一种较为低沉的声调。 2.吹奏乐器名。
呴鸣 :1.谓雉鸣叫。
枭鸣 :1.枭鸟鸣叫。迷信以为不吉之兆。 2.枭鸟鸣叫。迷信以为军中得胜之兆。
嘤鸣 :1.鸟相和鸣。比喻朋友间同气相求或意气相投。语出《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鼓"开头的成语 鼓眼努睛 :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指使眼色。
鼓舞人心 :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鼓舞欢欣 :形容高兴而振奋。同欢欣鼓舞”。
鼓舞欢忻 :形容高兴而振奋。同欢欣鼓舞”。
鼓吻弄舌 :指鼓弄唇舌。
鼓吻奋爪 :犹言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鼓衰力尽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鼓舌摇唇 :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鼓舌扬唇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鼓舌掀簧 :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鸣"结尾的成语 一牛鸣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硼地”。
雄鸡夜鸣 :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梧凤之鸣 :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瓦釜雷鸣 :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人头畜鸣 :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牝鸡牡鸣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同牝鸡司晨”。
牝鸡晨鸣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同牝鸡司晨”。
鸾凤和鸣 :和应和。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漏尽锺鸣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
漏尽钟鸣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同漏尽锺鸣”。
释意: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 鼓gǔ ⒈一种击打乐器,多为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战~。堂~。腰~。拨浪~。 ⒉曲艺大~书。~儿词。山东大~。 ⒊敲鼓,击鼓一~作气。〈引〉 ①拍,击,弹热烈~掌。~琴取乐。 ②发动,煽动,振作~动。摇唇~舌。进行~励。欢欣~舞。~足信心。 ⒋凸出,涨大你干吗~起嘴?背包装得~ ~的。 ⒌用风箱等扇~风。 ⒍〈古〉夜晚击鼓报更,因此代"更"三~(三更)。五~(五更)。 ⒎ ①打击乐与管乐合奏。 ②宣传提倡,也指吹嘘、浮夸。 ⒏ ①〈古〉作战擂鼓呐喊,以张声势~噪而进。 ②喧哗,起哄。

:角〈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 符节)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 角jiǎo ⒈牛、羊、鹿等头上或吻上长的坚硬的突起物(鹿、羚羊、犀牛等的角是贵重药材)鹿~。羊~(又是"旋风名")。 ⒉像角那样的东西皂~。菱~。 ⒊隅,转折处~落。墙~。转弯抹~。 ⒋〈古〉军中的一种吹乐器号~。画~。~声振天。 ⒌数学名词。由一点发出的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形状钝~。直~。等腰三~形。 ⒍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多见于地名成山~,在山东省。 ⒎我国货币单位十分为一~,十~为一元。 ⒏〈古〉量器名~量也。 ⒐〈古〉盛酒器。青铜制,像爵,有盖。 ⒑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⒒量词。 ①从整块划分成角状的三~饼。 ②旧时称公文的件数四~公文。 ⒓ ①超群出众~立杰出。 ②对立南北~立。 ⒔见jué㈠。 角jué ⒈较量竞争,争胜~斗。~力。~逐。~才智。口~(吵嘴)。 ⒉演员,也作"脚"配~儿。演什么~色?演主~。扮演丑~。 ⒊〈古〉五音(宫商~徴羽)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3"。 ⒋〈古〉酒器名,形状像爵。 ⒌见jiǎo。 角lù 1.见"角里"。 角gǔ 1.见"角角"。

: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同本义 齬,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整齐 其君齐明衷正。--《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唐·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白虎通·礼乐》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平等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 齐(齬)qí ⒈一致,不乱,一同,等同~心。整~。一~。百花~放。水深~腰。 ⒉全,完全~全。人到~了。 ⒊治理~家。~民。 ⒋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七雄之一,在今山东东北及河北东南一带。 ⒌朝代名 ①南朝之一,又称"南齐",公元479-502年。第一代君主是萧道成。 ②北朝之一,又称"北齐",公元550-577年。第一代君主是高洋。 齐jī 1.通"跻"。升;登。 2.通"齑"。指用酱拌和切碎的菜和肉。泛指酱菜或腌菜。 齐zhāi 1.庄重;严肃恭敬。 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庄敬。 3.古人祭祀或典礼所居的宫室,所用的器物。参见"齐宫"﹑"齐服"﹑"齐牛"。 齐jì 1.后作"剂"。将多种药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药物。 2.泛指药料。 3.后作"剂"。调剂;调和。 4.后作"剂"。酌量。 5.后作"剂"。分量。 6.后作"剂"。量词 。多用以计量药物。 7.后作"剂"。指调味品。 8.后作"剂"。差别。 9.带糟的浊酒。 10.引申指酿造。 11.合金。 12.界限。 13.指极限。 14.限制;局限。 15.通"济"。成功;成熟。 16.通"济"。助长;辅助。 17.通"济"。止息;平定。 18.通"济"∶;顺利。 19.通"齮"。疾。敏捷;快速。参见"齐给"﹑"齐疾"。 20.通"齮 "。疾。明智。参见"齐圣"。 21.通"齮"。疾。辨明。《易.系辞上》"齐小大者存乎卦。"韩康伯注"齐,犹言辩也。"一说,齐,列,序列。见清愈樾《诸子平议.周易二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五。 齐zī 1.古指长衣下部的缉边。 2.泛指长衣的下摆。 3.谓将丧服下部的边折转缝起来。 4.引申指丧服。参见"齐衰"﹑"齐斩"。 5.通"资"。财物。 6.通"资"。见"齐 斧"。 7.通"茨"。蒺藜。一种有刺的野生草本植物。 8.通"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jiǎn 1.通"剪"。修剪;截断。 2.通"醮"。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

:鸣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泛指发声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 鸣míng ⒈禽兽或虫叫鸡~。鹿~。蝉~。 ⒉发响,使发响雷~。自~钟。~礼炮。 ⒊〈表〉感情,喊叫~谢。~不平。~冤叫屈。 ⒋表达意见、主张等百家争~。